第422章 戒除邪淫

  “大哥,您还会有这种小心魔嘛?”

  “当然了,它们是无明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偷偷给咱来一下子。大哥也不例外,只是大哥修行久了,它来时我就能看见它,在我手里它也起不得什么风浪,蹦跶两下自知无趣就走了。

  也有不要大逼脸的,我不搭理它它就上脸。

  我要稍微一动念立马跪直溜的,哈哈哈。

  这些魔啊,最强的属性就是欺软怕硬欺善怕恶,你得一边露着慈悲的笑脸,一边准备好随时翻脸给它大嘴巴子。

  你越惯着它,它越欺负你,有事儿没事儿就闹腾你一下。你给它收拾老实,那它就不敢太过嘚瑟。

  就像大哥吧,半年内它们出现的次数都是有限的。

  还想跟我玩趁我不注意偷袭我这套,哼哼,爷是持续觉显,别说我醒着了,就算特么是在梦里,我感觉哪里不对劲也会及时觉察到。

  它们想弄大哥,那简直就是插标卖首,痴魔说梦,咳咳咳。”

  “哈哈哈,必须干它,干老实它我就是神。”

  “那对呗,成仙连这点逼事儿都拿不下,那还咋成仙了,哦吼吼。”

  “对了大哥,有一个事儿我一直弄不明白,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一个人吗?”

  “这点啊,其实你并不需要去纠结它,星云大师曾做过解答,原话是;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翻译的名称,属于意译;

  而观自在菩萨则是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是直译。

  所以不论观自在或观世音都是观世音菩萨。

  单论名字来讲,同时也是大哥说的两种境界,先做到观自在,能够观照自身获得大自在。

  自己得到自在后,就能明白众生的苦,知道众生如同没获得自在之前的自己一般无二。

  你自然就知道别人为什么苦,如何解了。

  “原来如此。”

  “嗯,就像有一个妹妹的闺蜜经常焦虑郁闷,这个妹妹正好想起来她闺蜜面临的那些问题,大哥都给讲过,她把道理给她闺蜜一说,直接就解开了她闺蜜心中的烦恼。

  这其实就是一种能力,一种能解他人心中苦闷的能力。

  能解自己的一切苦就是观自在,能利用这种能力解她人的苦就是观世音。”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是啊,没有那么难懂,只是有些人给说复杂了,你听不懂。”

  “大哥我还有一个事儿想请教您,您别嫌我烦哈。”

  “没事儿,你说吧。”

  “就是,就是吧,我有一个朋友她非常好色,然后,然后她很苦恼这个事情,您说她是不是得需要戒除邪淫啊?”

  “这个啊,咱们得先真正的了解邪淫的含义,然后再做调整。

  其实邪淫这两个字,不是单纯的在说男女之事。

  邪指的是不正的意思,比如那些妄心,妄想,妄念,以及不好的念头都叫邪。

  淫说的是欲望心,是对很多事情欲求不满,欲罢不能。

  它会促使人们去追求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如物质、情感、精神层面等等?。这些欲望在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它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可能导致过度追求和失衡。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维度进行分类。例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欲望可以分为基本欲望;生存、安全、归属和爱。

  高级欲望;尊重以及自我实现。

  欲望心对个体的行为、情感、认知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动力,促使人们不断前进和成长;

  另一方面,过度的欲望也可能导致人们陷入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中。

  戒除邪淫,在修行上讲,就是生起戒心,除去邪念与不好的欲望。

  做到能操控自身心念,达到思无邪与欲可控的境地状态,或者也可以叫做平衡调控。

  例如;你想实现自身的价值或者梦想,因此而努力学习,这也是一种欲望。但这是正向的,叫做有志气,有梦想,有驱动力。

  可你因为想要达成某件事情,去做出不好的事儿,那就跑偏了,属于被欲望控制。

  人要学会做欲望的主人,不能去做欲望的奴隶。

  修仙者驱使欲望,凡人被欲望驱使。

  听得懂不丫头?”

  “我明白了大哥。”

  “嗯,其实啊,所有的修行都是一回事儿,第一条件就是先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当家作主。一个人连自己都不是,又何谈修仙一说?

  换句话说,那是谁在修仙,而又修的谁的仙?

  这个都不搞明白,一顿苦修瞎练,修来修去一场空罢了。

  很多人都知道,思维不是自己,觉才是自己,但对于觉这个字的含义却了解的少之又少。

  觉察自己内心的一切起心动念,有人称之为内观,世人觉得是自己看见了自己的心念,这样说也对,可是用的什么看的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