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言情女生>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第323章 星尘深处

第323章 星尘深处

  绝对的黑暗。

  没有光,没有声音,甚至没有“上下左右”的方位概念。纯粹的“无”,如同亿万年的宇宙胎液,将一点微弱的意识核心温柔而冰冷地包裹其中。

  苏洛感觉自己漂浮在存在的绝对零点。构成她“身体”与“意识”的一切曾经熟悉的结构——神经元、生物电信号、情绪褶皱——都消失不见了。如同被彻底拆解成原子的沙堡,只剩下一粒最为基础、连“粒”这个实体概念都无法定义的……存在本源点。

  不,还不仅仅是这样。

  这绝对虚空并非死寂。她这粒存在的本源点像一枚漂浮在深海热液口的微小单细胞,被动地“触摸”着这片黑暗的本质:

  * 一种无处不在的、极其温和但无法抗拒的时空压力。像水的无形怀抱,将意识压向更深沉的黑。

  * 黑暗深处流淌着冰冷的、如同冰河源头融雪水的信息流。它们并非语言或画面,而是一种更加原始、直接的存在规则烙印——一个封闭宇宙单元最基础的逻辑法则。这些法则冰冷却恒定,如同无悲无喜的造物主律典。

  * 还有一种极微弱、但仿佛宇宙诞生时残留下来的、纯粹的能量脉动。它如同黑暗中恒定的背景辐射,无声无息地为这个纯粹逻辑的子宫提供着维持其存在最底层的“心跳”。

  这就是苔藓核心在毁灭前,用最后的生命权柄创造出的……种子空间!一个在旧躯壳崩塌、但意识核心尚未彻底湮灭的瞬间,借助残存的苔藓规则特性,强行在规则层面挤出的一个微型、临时的、只为保护这点意识火星不会熄灭的……信息茧房!

  方舟已死。核心灰败枯枝沉沦于冰冷的现实空间。

  但这粒源自苏洛意识的种子,却如同坠入异次元的孢子,被锁死在这个由最纯粹、最高等规则构成的“坟墓摇篮”里。

  “存续…”

  一道极其微弱、带着苔藓残留气息的本能脉动,如同嵌入石头中的化石脉络,环绕着她这粒孤悬的意识本源点。这脉动不再是清晰的语言,更像是一种根植于此空间底层的预设程序:

  保护。

  等待可能存在的“土壤”与“光”。

  苏洛的意识在黑暗的潮水中沉浮,无法思考,只有最原始的感知如同混沌的涟漪。不知过了多久(时间在这里也毫无意义),或许是这空间规则的自然浸润,或许是她这粒本源点本身的求生惯性,一种极其缓慢的凝结开始了。

  如同星尘在真空中自发地吸附凝聚。

  纯粹冰冷的黑暗虚空中,无数点比萤火虫更微弱的光点凭空涌现、聚集。它们并非真正的“光”,而是构成这个空间底层的、最纯粹的空间结构粒子和信息素。

  在苔藓残存规则那“保护”、“存续”、“维持结构稳定”本能的牵引下,这些结构粒子开始尝试围绕苏洛的“本源点”进行重组!

  噗…

  一声微不可察的、存在于规则层面的轻响。

  一点比尘埃更小的暗金幽光,在绝对的黑暗中亮起!不再是过去纯净的白金或惨烈的暗银,而是一种更加沉淀、仿佛收敛了所有过往伤痛的深邃暗金!它如同宇宙风暴后凝聚出的第一颗重元素核心,在虚空中散发着稳定、自持的微光。

  这点暗金幽光诞生的瞬间,虚空中仿佛有微弱的电流划过。

  构成这粒“暗金点”的光不再单纯是能量,而是物质、能量与规则的初级结合态!它是苏洛残余意识在纯粹规则空间中,被迫适应这坟墓摇篮环境后形成的……全新基础结构!

  黑暗的潮水似乎对这新生的结构产生了微妙的认同感。包围着暗金点的“压力”变得舒缓了些许,仿佛从禁锢变成了温和的支撑。更多微小的空间结构粒子,如同受到磁力吸引的金属碎屑,开始围绕着这颗初生的暗金核心,有序地排列、拼接——

  一层微不可查的、半透明的、流转着细微空间涟漪的“薄膜”在暗金核心表面悄然成型。这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细胞膜,而是基于空间规则自我稳定需求形成的……空间约束层!

  结构在缓慢生长!

  暗金核心内蕴的“意识”也因为这结构雏形的出现而清晰了一分。

  一个冰冷但却无比清晰的词汇烙印在她存在的根源:

  [存在…形态:结构初步稳定…]

  [环境判定:纯规则态封闭空间…无外部能流…维持形态稳定需消耗自身结构潜力…]

  [生存策略:最低耗散模式…等待…]

  方舟已成灰烬。

  地球方向,遥远的空间隔膜外,那片她舍命守护的大陆,连同其上的人类文明信息洪流……统统被这坟墓摇篮厚重的空间壁障隔断。意识深处再也感应不到那份沉重的、令人心碎的牵连感。

  一丝极其细微的、连她自己都未曾明晰的释然,如同沉入深湖的石子,在意识底层荡开微弱的涟漪。死亡的帷幕已然落下,隔绝了过往的喧嚣与伤痕。

  在这片冰冷死寂、由逻辑与规则构成的纯粹黑暗里,只有她一粒意识的火星,依靠着规则压力中提取的微薄结构粒子缓慢生长、凝聚。没有任务,没有敌人,没有需要时刻紧绷的防线……

  小主,

  绝对的孤独。

  绝对的宁静。

  一种源自存在本能的、沉溺于这忘却一切的宁静中的……惰性悄然滋生。

  苔藓残存的脉动只剩下“维持存在”,却已无力告诉她维持的目的何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