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英烈传奇> 第207章 空车载书惊汴州,微服私访察民情

第207章 空车载书惊汴州,微服私访察民情

田、作坊看看,或许能偶遇。”

  说完,夜凌不再理会脸色各异的官员们,指挥亲卫将车上的书搬下来,堆在城门边,然后对着王晏道:“这些书,就劳烦长史大人派人送往各州府和县衙,务必让负责农桑的官员都看到。属下告辞。”

  说罢,夜凌带着亲卫,转身就走,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汴州官员,和那堆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的农书。

  官员们炸开了锅。

  “岂有此理!哪有上司这么对待下属的?” 王显气得脸色铁青,“他这是故意羞辱我们!”

  “就是!我们在这儿等了一上午,他倒好,自己跑了,留下一堆破书!” 一个年轻翰林也愤愤不平。

  “小声点!” 王晏呵斥道,“别忘了他是谁!在睢阳,连宋举人都被他逼着下田种地,咱们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他看着那堆农书,眉头紧锁,心中却渐渐明白了龙天策的用意——这位新上司,根本不屑于搞那些官场的虚礼,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是汴州的农桑兴旺,百姓富足。

  “来人!” 王晏深吸一口气,“把这些书分类整理,司仓、司户、劝农官各领一套,剩下的,快马送往各州府,告诉他们,龙大人有令,三日内,必须通读,且要有批注!”

  “长史大人,这……” 有人犹豫。

  “这什么这?” 王晏瞪了他一眼,“没听夜统领说吗?三日后,大人要听‘读后感’!谁要是交不上来,或者写得敷衍,后果自负!”

  众人不敢再怠慢,连忙组织人手,搬运那些“烫手”的农书。

  一时间,汴州城门口,官员们手忙脚乱地搬书,引得过往百姓纷纷驻足围观,议论纷纷。

  “那些官老爷们,搬的啥呀?”

  “好像是书?”

  “新上任的龙大人呢?没看着啊?”

  “听说是自己溜进城了,要去市集上转呢!”

  “真的假的?这么大官,还去市集?”

  而此刻,汴州城内的一条热闹市集上,两个穿着普通布衣的男女,正混在人群中,饶有兴致地看着路边的摊位。

  男的身材挺拔,目光锐利,正是“失踪”的龙天策;女的容貌清丽,气质温婉,自然是玉倾城。

  “你看,这汴州的菜价,比睢阳贵了三成。” 玉倾城指着一个菜摊,轻声道,“摊主说是因为运输不便,损耗太大。”

  龙天策点头:“所以我说,路要修,不仅睢阳要修,整个河南道都要修。交通不畅,再好的政策也推不开。”

  他们走到一个铁匠铺前,看着铁匠打造农具,龙天策拿起一把锄头,掂量了一下,问铁匠:“这锄头,多少钱一把?”

  铁匠擦了擦汗,道:“五十文。”

  “这么贵?” 龙天策皱眉,“睢阳的民用铺,同样的锄头,只要三十文。”

  铁匠叹了口气:“睢阳有龙大人您这样的清官啊!咱们这儿,铁矿被几家大户把持着,铁价高,农具能不贵吗?”

  龙天策和玉倾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看来,汴州的“盐铁国有化”,比睢阳更迫切。

  他们又走到一处农田边,看着几个农夫正在收割谷子,龙天策上前帮忙,一边割麦,一边和农夫聊天:“今年收成怎么样?税重不重?”

  农夫见他不像坏人,也没架子,便叹了口气:“收成还行,就是税太高,除去给地主的租子,给官府的税,能剩下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地主的租子,要交多少?”

  “一半!” 农夫愤愤道,“说是‘对半分’,可他们的秤总是不准,实际上我们要交六成!”

  龙天策默默记下,又问:“官府有没有什么帮扶政策?比如种子、农具?”

  “帮扶?” 农夫苦笑,“官老爷们只会催税,哪会管我们的死活?去年旱灾,颗粒无收,税也没见少一分……”

  一路走来,龙天策和玉倾城看到了汴州的繁华,也看到了繁华背后的隐忧:物价虚高,百姓疾苦,世家垄断资源,官吏尸位素餐……比睢阳的情况,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

  夕阳西下,两人走到一处茶馆,坐下歇歇脚。

  “看来,汴州的‘新篇章’,不好写啊。” 玉倾城端起茶碗,轻声道。

  “不好写,才要写。” 龙天策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你看那些官员,还在为‘迎接’我们而纠结;可百姓们,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少交税,能不能有个公平。”

  他顿了顿,笑道:“留下那些农书,就是想告诉他们——别琢磨我是什么样的人,先琢磨琢磨,怎么让百姓多打粮食,怎么让日子好过点。三日后的议事,我倒要听听,他们的‘读后感’,写得怎么样。”

  玉倾城笑了:“你呀,总是这么……出人意料。”

  “不出人意料,怎么能打破那些旧规矩?” 龙天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汴州的水太深,不搅动搅动,沉在底下的淤泥,永远不会浮上来。”

  茶馆外,夜色渐浓,汴州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片星河。

  那些还在为“空车载书”而愤愤不平的官员们不会知道,他们的新上司,已经在暗中开始了他的“调研”;他们更不会知道,这堆看似普通的农书,和这次“微服私访”,只是龙天策为汴州写下“新篇章”的第一笔。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