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英烈传奇> 第176章 物价飞涨民心乱,老魅阴魂扰睢阳

第176章 物价飞涨民心乱,老魅阴魂扰睢阳

  刁府暖阁的那番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王三、文彦奎等人慌乱的心底。他们走出刁府时,雪已停了,月色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两人脸上重燃的贪婪与嚣张。

  “刁爷果然还是当年的刁爷!” 王三搓着手,冻得发红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笑,“有他老人家这句话,还怕什么龙天策?”

  文彦奎也点头,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明日就调价!我那粮行的米,先涨三成,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我那‘回春丹’,直接翻倍!” 王三咬着牙,“之前被龙天策压下去的价钱,这次连本带利都得赚回来!”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再无半分之前的惶恐,只剩下有恃无恐的得意——他们知道,刁光斗的名字,就是睢阳最硬的后台。

  次日清晨,睢阳的市集刚开,一股涨价的阴风,便卷遍了大街小巷。

  同济药铺的门板刚卸下,王三就亲自挂出了新的价目牌。

  “当归,一两银子!”

  “人参,十两银子一支!”

  “连最普通的甘草,都要五钱银子!”

  买药的百姓围上来,看着价目牌,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王掌柜,这是怎么回事?昨天当归才卖三钱,今天就一两?抢钱啊!”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看着价目牌,急得眼圈发红——她孩子发着高烧,正等着当归熬药。

  王三坐在柜台后,捻着山羊胡,慢条斯理地说:“药材进价涨了,我总不能做亏本买卖吧?要买就买,不买请便,别耽误我做生意。”

  “你这是趁火打劫!” 妇人急哭了。

  “随你怎么说。” 王三眼皮都不抬,“睢阳就我一家药铺有当归,你不买,就等着看孩子烧出个好歹吧。”

  这话一出,周围的百姓无不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同济药铺是睢阳最大的药铺,其他小药铺的药材,早就被王三用低价倾销逼得关了门。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人发现,王三不仅涨价,还又开始卖假药——之前被龙天策查处后停售的“回春丹”,换了个“续命丸”的名字,里面依旧是草木灰和面粉,却卖到了二两银子一盒。

  “王掌柜,你这药是假的!” 一个老郎中拿着“续命丸”,气得发抖。

  王三却冷笑一声,拍了拍柜台:“老东西,说话可要讲证据!我这药,是从神都最大的药行进的,你说假的?有本事去告我啊!” 他故意提高声音,“别说去太守府,就是去州府,我也奉陪到底!”

  他这话,明着是怼老郎中,实则是在暗示自己背后有人,根本不怕查。

  药价疯涨的同时,粮价也跟着坐了火箭。

  大通粮行门口,排起了长龙,百姓们扛着空米袋,脸上满是焦虑。

  “文掌柜,怎么又涨价了?昨天还是一百文一斗,今天就一百五了?” 一个汉子忍不住喊道。

  文彦奎站在粮行门口,穿着厚厚的貂皮大衣,手里把玩着算盘,皮笑肉不笑地说:“没办法啊,今年山东、河北都遭了灾,粮食运不过来,物以稀为贵嘛。再过几日,怕是要涨到两百文了,要买的抓紧。”

  这话纯属胡说——龙天策早就从楚州调来了十万石粮食,存在义民商号的粮仓里,就是为了平抑粮价。可文彦奎却让人散布“楚州粮船遇风浪沉了”的谣言,故意制造恐慌,逼百姓高价买他的粮。

  有百姓不信,跑去义民商号问,却发现商号的粮价虽然没涨,可每日限量供应,根本不够抢。

  “怎么回事?义民商号不是有十万石粮吗?” 有人不解。

  负责卖粮的伙计叹着气:“粮是有,可文掌柜让人天天来捣乱,要么说我们的粮是陈米,要么就故意插队吵架,我们根本没法正常卖。”

  百姓这才明白,文彦奎是故意用阴招,逼着大家买他的高价粮。

  布价的上涨,更是离谱。

  睢阳最大的布庄“锦绣阁”,老板是文彦奎的小舅子,见药铺、粮行都赚得盆满钵满,也跟着凑热闹,把棉布的价钱从两百文一匹,涨到了五百文,还说“新到的江南绸缎,进价太高,只能涨价”。

  一时间,睢阳城内,怨声载道。

  “这日子没法过了!药买不起,米吃不起,布也快穿不起了!”

  “龙太守怎么不管管啊?再这么涨下去,我们都要饿死了!”

  “我看那王三、文彦奎,是背后有人撑腰,不然不敢这么张狂!”

  张老汉的老伴,前几日受了风寒,想买点甘草熬水,一问价钱,竟要二十文一两,比肉还贵,气得当场晕了过去。张老汉抱着老伴,在药铺门口哭了半宿,引来不少百姓围观,人人落泪。

  一个开小杂货铺的年轻夫妇,因为进不到平价粮,又买不起高价粮,刚出生的孩子饿得哇哇哭,妇人抱着孩子,坐在街边,望着大通粮行的方向,眼泪直流。

  就连之前因龙天策清查而日子好过了些的小商贩,也被这波涨价潮逼得走投无路——进货价涨了,他们卖价也得涨,可百姓手里没钱,生意越来越差,不少人只能关门歇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百姓们看着日日上涨的物价,看着奸商们嚣张的嘴脸,心里的怨气越来越重。有人开始怀念“刁爷”在任时的日子——那时虽然也有盘剥,却不像现在这样,往死里逼!

  “听说了吗?王三、文彦奎,天天去刁府请安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