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吴郡曲阿

  扬州广袤千里,其间水网密布,丘陵起伏。

  下辖六郡,分别为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豫章郡与会稽郡。

  赵云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曲阿,便是在这六郡之中的吴郡地界内。

  他此番行程,需一路向南,穿州过府,跋涉不息。

  首先途经的是九江郡,郡治寿春,正是袁术的地盘,郡内江水浩荡,商旅不绝,一片繁华之下,却也难掩乱世的隐忧。

  而后,赵云需要进入丹阳郡的辖境,此地山多田少,民风素来剽悍,亦是兵家常争之地。

  现任丹阳太守吴景,乃是袁术所封,所以此郡亦归属袁术麾下。

  最终,穿过丹阳,方能抵达此次目的地,吴郡。

  所幸这一路行来,沿途所经的州县尚算太平,并未遭遇大规模的战乱纷扰。

  道旁偶见流离失所的百姓,面带菜色,却也还能勉强求生,未至于饿据遍野。

  因此,倒也算得上是一帆风顺,未曾遇到太大的波折。

  只是赵云肩负的秘密使命,如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使得沿途的景致也失了几分颜色。

  不觉间,七日时光已如马蹄下的尘土,悄然而逝。

  赵云身下的玉兰白龙驹,神骏异常,脚程极快,远非凡马可比。

  七日之后,他已顺利抵达了吴郡的地界,距离曲阿已然不远。

  在赵云动身之前,主公刘备曾叮嘱他。

  此番前往刘繇处,情况未明,可先去寻访一人,以为助力。

  那人便是太史慈,字子义。

  毕竟,赵云与太史慈二人,昔日曾在北海郡解围之时,也算是有过一番交情。

  赵云对此自然是心领神会,将主公的指点牢牢记在了心中。

  他清楚地记得,昔日北海相孔融被黄巾贼寇管亥所部重重围困,城中粮尽援绝,情势危急万分。

  正是太史慈,单人独骑,于万军之中奋勇突出,直奔高唐,向刘备求援。

  赵云彼时随刘备军前往救援,二人因此得以相识。

  北海之围得解之后,二人更是惺惺相惜,意气相投。

  他们还曾有过一番枪来戟往的切磋,彼此都对对方精湛绝伦的武艺与光明磊落的人品钦佩不已。

  那酣畅淋漓的较量,至今思来,仍觉心潮澎湃。

  如今,时光流转,太史慈正在扬州刺史刘繇的帐下效力,任折冲校尉。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正好可以先去寻访这位故人,由他代为引见,面见刘繇之事,想必也会顺利许多,不至于唐突。

  又过了一日,风尘仆仆的赵云终于抵达了曲阿城下。

  曲阿城池坚固,墙高水深,不愧为吴郡重镇。

  城门处,戍卫的士卒披坚执锐,目光警惕地盘查着往来行人,气氛略显肃杀。

  一名队率模样的军官拦住了牵马的赵云,声音沉稳地盘问道:

  “来者何人?欲往何处?可有凭证?”

  赵云从容不迫,抱拳道:

  “在下乃太史慈将军的故人,特从远方来此寻他。”

  那队率闻言,原本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讶异,上下打量了赵云一番。

  赵云一身风尘,细棉布包裹的长枪斜背身后,虽不显锋芒,却自有一股英武之气。

  “竟是太史将军的故人?”

  队率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显然太史慈在此地军民心中颇有威望。

  他略一沉吟,说道:

  “太史将军勇武过人,深得使君倚重,此刻并不在城中。”

  “将军正在城外十里的大营之中操练兵马,军务繁忙。”

  “不知阁下高姓大名?我可派人代为通传一声,请太史将军前来相见。”

  赵云略作思忖,他此番远行,身负联络刘姓诸侯的秘密使命,乃是要破坏袁术与“无影阁”的暗杀阴谋。

  为避免日后节外生枝,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赵云早已打定主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他淡然一笑道:

  “在下赵凡,有劳军爷通传。”

  “赵凡……”

  队率口中默念了一遍,点了点头:

  “好,赵壮士稍候。”

  他随即唤过一名小校,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小校领命,匆匆往城外方向去了。

  ……

  城外大营,旌旗猎猎,士卒操练的呼喝之声此起彼伏,一片肃杀景象。

  中军偏帐之内,太史慈身着便服,正对着一卷兵书凝神细读,眉头微蹙,似在思索某个军略难题。

  他身材魁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