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宋徽宗的年号,正是水浒传故事发生的年代。
阿楚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
“这么说,我们带过来的东西,可能跟穿越有关?”
“那找到它们,是不是就能回去了?”
晏辰摇摇头。
“我的铜钱,醒来时就不见了。”
“你说的铜镜,也不在这屋里。”
阿楚停下脚步,看着墙上挂着的那面模糊的铜镜。
那是原主潘金莲用的,边缘都磨花了。
“也许,得找到类似的东西?”
“比如,同样是宋代的器物?”
窗外的月光忽然被云遮了去,屋里顿时暗了几分。
晏辰把篾条放在桌上,站起身。
“不管怎样,先找到再说。”
“总好过坐以待毙。”
第二日天刚亮,晏辰照常挑着炊饼出去了。
阿楚坐在门口择菜,眼角的余光瞥见王婆的茶坊方向。
那老婆子正倚着门框,朝这边张望。
见阿楚看过去,她立刻堆起满脸褶子的笑,还朝阿楚挥了挥手。
阿楚心里咯噔一下,低下头继续择菜,指尖却有些发凉。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果然,没等一袋烟的功夫,王婆就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踱了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身上那件灰布褂子洗得发白,领口却浆得笔挺。
“潘娘子,忙着呢?”
王婆的声音像磨过的砂纸,刮得人耳朵疼。
她不等阿楚应声,就自顾自地走到门口,眼睛在院里扫来扫去。
阿楚直起身,手里还捏着棵没择净的青菜。
“王干娘今日得闲?”
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对策。
王婆嘿嘿笑了两声,用蒲扇指了指阿楚手里的菜。
“看潘娘子这菜择的,真是细致。”
“不像我那糙手,做什么都毛躁。”
“说起来,我那茶坊今日新到了些龙井,想着给娘子送点尝尝。”
阿楚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劳干娘惦记,只是家里还有茶,就不麻烦了。”
王婆像是没听见她的拒绝,径直往屋里走。
“看看你家武大郎在不在,正好我那老头子的扁担坏了,想让他帮忙修修。”
阿楚上前一步,正好挡在门口。
她比王婆高出半个头,此刻微微垂着眼,倒有几分压迫感。
“他出去卖炊饼了,要傍晚才回来。”
“修扁担的事,等他回来我跟他说。”
王婆的目光在阿楚脸上转了两圈,忽然凑近了些。
一股劣质脂粉混合着汗味的气息飘过来,阿楚忍不住往旁边躲了躲。
“娘子这皮肤,真是水嫩。”
王婆啧啧有声,“难怪西门大官人总念叨着。”
这句话像根针,猛地刺进阿楚心里。
她攥紧了手里的青菜,菜汁顺着指缝滴下来。
“西门大官人是谁?”
她故意装傻,眼睛里却没了笑意。
“我不认得。”
王婆显然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愣了一下才又笑道:“娘子说笑了。”
“西门大官人可是咱们阳谷县的首富,谁不认得?”
“前日他还在我茶坊里说,从没见过娘子这般标志的人物。”
阿楚深吸一口气,将手里的青菜扔回竹篮。
“王干娘要是没事,就请回吧。”
“我还要忙着做午饭。”
她转身就往灶房走,连客套的挽留都懒得说。
王婆站在原地,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
她看着阿楚的背影,眼神里闪过一丝阴鸷。
这潘金莲,倒跟传闻里不太一样。
不过,再烈的马,也有被驯服的时候。
她摇着蒲扇,慢悠悠地离开了。
晏辰回来时,肩上的扁担果然多了圈发亮的铁箍。
他把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