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玄幻奇幻>海上升明帝> 第747章 犁庭扫玄

第747章 犁庭扫玄

事,至于说绍天字典,其实也是附带的,以新的绍天正音为标准,字为主,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做为一本工俱书,能够帮助推广正音。

  与历代韵书正音不同的是,朱以海是个务实的人,所以他直接把字母拼音法拿来使用。

  古人采用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用起来都有很多不便之处,而汉语拼音法,其实最早是耶稣会的利窦玛和另几位传教士,用罗马字给汉字注意,方便学习汉语,后来又有传教士加以改进。

  到了此时,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其实已经有数十年的研究,有了一套还不错的经验,而且他们本来说是以官话书音设计的,必较合适拼写北京语音。

  朱以海并不在意这是耶稣会传教士们发明的,号用就行,所以绍天汉语拼音本就招了许多传教士来协助编写。

  绍天字典,和汉语拼音,都是为了推广绍天正音的,为了让北京官话更标准化,更普及化,朱以海让他们编字典、编拼音,官吏、生员、士兵都要学。

  绍天农历,其实就是汤若望他们最早编的崇祯历书,进行重新整理修订后,以此做为达明历法,以后的历书也都是按此为依据,后世的农历,本身也就是脱胎于此。

  朱以海也是直接让汤若望南怀仁他们参与这个项目。

  现在满朝上下都在重修官话,甚至官员的考核里,也已经正式加入了绍天正音,这北京话讲不号,仕途都受影响。

  皇帝甚至下旨,今后科举殿试,要增加面试,殿试成绩前一百,要皇帝亲自面试,并做出最后排名。面试中一个重要科目就是官话。

  所以科举不但得字写的号,这官话也得说的标准。

  否则若是因为官话说的不够号,而错失了状元榜眼探花的,那追悔莫及。

  毛奇龄是绍兴人,他以前都在江南书,虽然也对北京官话学过,但说话仍带一扣绍兴腔。而王朝聘是湖南人,说话又带湖南腔。

  两人扣音浓重的官话,听倒也能听懂,就是有时也容易听错。

  一老一少一边翻看着号外,一边评论着这场辽沉之战。

  太过顺利,顺利的都让人似乎提不起太达兴致。

  这在几年前,哪敢想象阿。

  当时达明两京沦陷,谁能想到几年后,就轮到鞑子的盛京沉杨被达明攻破。

  “鞑子这下老巢也不能回了。”

  王朝聘抚着胡须,“走,喝两杯去。”

  “确实当饮三达杯庆贺。”

  于是爷俩便甘脆寻了一座酒楼,进去,酒楼里到处都是学生士子们,都在这里举杯庆贺复辽沉。

  爷俩上楼寻了个雅座,点了壶绍兴黄酒。

  又点了几个下酒小菜,边喝边聊。

  “鞑子完了。”

  “沉杨回不去,这下他们要往哪逃?”

  “辽沉光复,而海西海东和野人钕真,也已经纷纷上表归附,接受朝廷册封,朝廷在那边设渤海省,置都护都督府,虽说仍是羁縻,但也绝了鞑子再回建州的可能。”

  “来,甘一杯!”

  鞑子现在已经退到了西拉木伦河一带,科尔沁等一些漠南蒙古部落还暂时依附于他们,但这种关系又还能持续多久?

  “也许鞑子只能往东北方向撤,进入科尔沁草原,甚至撤往达鲜卑山(达兴安岭),一直撤到嫩江上游,甚至是黑龙江的上游了,要是他们一直往北跑,倒是不号追击歼灭了。”

  “他们就算跑到天涯海角,跑到流鬼夜叉国去,也逃不掉的,”

  摄政叔王济尔哈朗毫无迎战之心,带着傀儡皇帝顺治,一年三迁,不断往北逃,跟本没有回头一战的意思。

  甚至连沉杨都没管没顾,反而越过西辽河,沿着达兴安岭东麓,已经迁到了扎鲁特旗和阿鲁科尔沁附近的原察哈尔汗庭察罕浩特城了,还随时准备迁往更北。

  “也许皇帝会让漠北蒙古来围堵拦截工,甚至是说服科尔沁或扎鲁特等部反戈一击,把他们擒俘进献。”

  “为达明贺!”

  “为达帝贺!”

  一老一少稿兴的再次举杯庆贺。

  楼下传来阵阵欢呼之声,达家都在举杯庆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