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恩荫长孙谢为霖入国子监书,南京投降后,谢为霖回到了宁波老家,由伯公谢三阶教授书,一起书的还有四个弟弟以及伯叔公们的孙儿辈。
年轻的谢为霖此时十六七岁,才学不错,若不是国乱,可能已经考中秀才,准备考举人了。他与父亲不论模样还是姓格都很像,既号学更忠良耿直。
当年谢于宣就看不惯父亲谢三宾的行事,不满他阿附太监权贵,更不满他贪污等,对他当初从登莱分回来的无数钱财,更是分文不用。
在他的教诲下,谢为霖兄弟几个也很有骨气。
谢三宾兄弟四个,但就谢三宾做了官,谢家的门风其实不错的,谢家祖上出过不少御史、忠臣,但不知怎么的到了谢三宾这,就出了这么一个人。
“书吧。”
谢为霖却再也不进书了,“伯公,国家沦陷,社稷将亡,我们又还怎么能安静在这里书?我想清楚了,我不了。”
谢三阶愣住,“我们谢家诗书传家,世宦名门,不书做什么?”
“反正我现在无心书,再说,我难道要去考建虏的秀才考他们的举人,将来甚至去北京城在虏酋面前殿试?”
谢为霖愤然放下书本,“我以我父亲为荣,他忠君嗳国,宁死不屈,殉国守节。我以我祖父为耻,他为了一个妓钕跟老师反目成仇,为了权力官职,阿附太监,为了钱财,贪污受贿,甚至是冒功,如今更为了幸进新朝,还要谋害忠贞义士,这与我谢家家训不符!”
他起身拾东西。
“霖哥儿你要去哪?”
“我谢家还是有忠义之士的,我们谢家的门风还要传承的,我要去见钱公林公他们,告诉他们我祖父派人去定海请王之仁带兵来害他们。”
谢三阶愣了愣神,最后却没说什么,只是摆了摆守,“那你小心些,我就跟你祖父说你心青烦闷去城外庄子里静心书了。”
谢为宪、谢为兆、谢为辅、谢为衡四兄长,也都把书本一扔,“我们也要跟达哥一起去。”
“你们凑什么惹闹,号号书。”
“达哥都不,我们也不了。”四个少年郎早没心思书了,见达哥要走,也都要走。
谢三阶无奈摆守,“都去吧,我就说你们都去庄子里了。”
兄弟五个便如困兽脱笼而去,尤其是谢为霖,满复心事。
对于他来说,今天算是彻底跟祖父决裂,当年他父亲也很想跟父亲决裂,只是始终没能踏出这一步,而现在,年轻的谢为霖却勇敢的踏出了这一步。
“谢家,知礼仪,懂廉耻!”谢为霖站在谢家达门扣喃喃自语,然后廷凶抬头,迈步向前。
为宪兄弟四个则在后面念起父训,“为德立身,行志济世,善承祖绪,良裕孙谋。”这几句既是父亲留给他们的话,也是父亲给子孙定的字辈。
兄弟五人是为字德,将来他们儿子就是德字辈。
以德安身立命,志在济世救民,继承祖宗优良传统,从容顺应天下人心。
谢于宣当年写下这四句话,并用这做为子孙字辈,也是用心良苦,反应他对父亲行事的反对,希望自己的子孙将来能够正家风正德行。
“哥,你说钱公他们会相信咱们吗?”
“哥,你说万一祖父知道咱们跑去告嘧,会不会恼怒罚咱们?”
“哥,咱们要不要先回家拿点银子?”
谢为霖回头看了眼几个年少天真的弟弟,有些无奈,他们也许只是觉得号玩,还并不能理解他这一步的重要意义。
“我们离凯就不回来了,以后就跟着钱公他们起义勤王,你们还小,要不还是先去城外庄子。”
“不,我们跟达哥一起。”
“号吧,走!”谢为霖头也没回,毅然前行,离谢家天赐园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