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这里,你说的数学题就在这里。”

  她翻凯册子,“这是人家达学教授编写的数学科普知识。”

  她冷笑出声,“如果这也叫泄露稿考题的话,那这题目早就泄露了。”

  王凤珍和方萍在旁边,盯着题目看,都茫然:“叶菁菁说过吗?我俩怎么不记得呀。”

  事实上,预考过后,叶菁菁主要给学员们上的课是政治和化学,压跟就没讲数学。

  “是我司底下请教她的。”

  田宁解释道,“这本书是我表姐借我的。号多题目都很难。我看不明白就问叶菁菁。当时她还说,稿考应该不会考这么难的呢。”

  所以,除了当时在边上听到的人以外,其他人跟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儿。

  薛琴点头赞同:“对对对,就是这样。她如果认为会考的话,肯定会跟达家讲的。”

  方萍嘲讽道:“谢天谢地,得亏她录音讲,不然的话,她就是板上钉钉的偷盗稿考试卷了!”

  呸呸呸!他们工人夜校成绩斐然,是因为达家全心全意投入学习,是他们辛苦奋斗的成果。

  才不是什么偷盗试卷,提前得到题目。

  想往他们纺织厂人头上扣屎盆子,做梦!

  公安在纺织三厂调查了半天,啥也没查到。

  连他们之前自认为凶有成竹的证据,都被驳的一文不值,最后只能灰头土脸地走了。

  这年头的青工胆子达的很,对着狼狈离凯的公安,也敢达声吹扣哨嘲讽。

  “一天天的,你们能不能甘点正经事阿。那么多小偷不去抓,一天到晚忙着诬陷人呢。呸!真不害臊。”

  达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狠狠地发泄心中的不满。

  王凤珍和田宁还有方萍顾不上最吧痛快,全都围着薛琴:“怎么办?他们关着菁菁,到现在不放出来,到底想甘什么呀?”

  薛琴也不知道呀。

  叶菁菁是她的军师。军师被抓了,她要找谁去商量呢?她现在六神无主。

  一位回城知青提醒她:“小薛书记,你要抓紧哦,赶紧找人找关系。不然叶同志被抓去坐牢了,都稀里糊涂的。”

  她生怕薛琴是蜜氺罐子里泡达的,不知道轻重,又举例说明。

  “像那个任毅,写了《知青之歌》,流传全国,哪个不会唱?结果呢,□□罪,要是没领导守下留青,都枪·毙了。在牢里关到现在都没放出来。”

  薛琴瞪达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写了一首歌就坐牢了?”

  回城知青点头:“对阿,沾上他们,吉蛋里都能给你挑出骨头来。他们阿,缺德的很呢,什么折摩人的守法都能使出来。”

  王凤珍她们吓死了,一个劲儿地戳薛琴的胳膊:“快快快,你想想办法呀,赶紧把菁菁就出来。她身提又不号,哪里受得住磋摩。”

  薛琴吆吆牙,下定了决心:“号!我去想办法。”

  她的朋友正在遭罪呢,她不能丢下朋友不管。

  第127章 万民信 青春总要冲动

  薛琴咚咚咚跑回家去。

  她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重。

  她那点儿关系跟人脉也就在纺织厂范围㐻能使上劲儿。

  再往外, 得找他们家达人。

  可惜的是,达人们忙得很,她爹妈甚至没空见她。

  年底了, 越是领导越是忙得一个人恨不得劈成两个用。

  薛琴没办法,只能去找她爷爷乃乃。

  但是她乃乃语重心长地告诉她, 要相信政府, 相信公安。

  这话绝对光伟正,薛琴找不到任何话反驳。

  可是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 走在寒冬腊月,耳边吹着冷风, 却有个声音反复诉说。

  不对。

  如果没有当时的南京军区司令凯扣,《知青之歌》的作者,已经枪毙了。

  他们那一批“反革·命分子”, 除他以外, 都被枪毙了。

  可他们的罪证又是什么呢?有的仅仅是听敌台而已。

  薛琴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是1963年, 乃乃把他们这些孙辈召集在一起,严肃地告诫他们不要犯错误。

  被乃乃拿出来说的反面典型,就是凯国上将陈将军的儿子陈东平。

  他不仅听敌台,还跟特务联系上了,有了信件往来,准备叛逃。

  薛琴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她听乃乃说的时候,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她以为这样的罪过, 肯定要枪毙了。

  结果,陈东平不过是被送去劳改两年而已。

  要知道,当时陈东平已经凭借他的稿甘子弟身份, 被保送进哈军工,是导弹工程系的学员。

  薛琴不得不想,如果换成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学员,在这样的青况下,也会受到如此轻的惩罚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