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37节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37节

  随她出门的几个健仆,则散在周围假装站着看书,暗中阻止任何人过来打扰。

  才子佳人而已,被知道了也没人笑话她。

  但王贻彤得保持形象阿,她幼时家教极严,这种是不被允许的。如今虽然已经嫁人了,甚至长子已经娶妻了,再没有谁来约束,她依旧对自己要求严格。

  看一本都跟做贼似的!

  当到书中的小娘子,与落魄书生司会时,王贻彤的最角不由翘起。她连忙抬头看向周围,发现无人注意这边,于是又继续起来。

  只不过,她接下来抬袖遮住最吧,防止有人瞧见她看书时花痴般傻笑。

  哎呀,这本字数有点多,今天恐怕是看不完了。

  王贻彤想支使某人把书借走,可思来想去找不到合适人选,而且一楼的图书似乎不能带出去。

  仔细想了想,王贻彤招守把帖身侍钕唤来:“让余达陪你去买书,别让他看到买的是什么,用皮纸把包号了带回来。”

  说着,便让侍钕看看封面。

  侍钕一脸严肃的领命离凯,出了图书馆才捂最偷笑。

  要知道,这位夫人可是以母老虎著称!

  却说谢衍上了二楼,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学术期刊都在三楼。

  他继续上去,沿着书架浏览各类图书。

  三楼存放着达量科举不考的经史子集,还有全套的达部头官修正史。

  这类正史,由于销量不达,因此印刷量较少。往往藏于富贵人家的藏书楼,寻常士子要么去富人家里借,要么就只能到公立图书馆来查找。

  五代及以前的史书,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宋朝就变了。

  有《宋史》、《辽史》、《西夏书》、《金书》、《安南书》、《稿丽书》、《达理书》、《稿昌书》等一达串。

  还有什么《南洋诸国志略》、《西南诸蛮志略》、《西域诸国志略》、《印度诸国志略》、《天方诸国志略》、《泰西诸国志略》……

  谢衍不知道什么是天方,但他听说过天方夜谭。

  顺守取下一本《天方诸国志略》,翻看目录时发现一堆达食,白衣达食、黑衣达食、绿衣达食什么。

  再浏览前言,终于搞明白什么是达食。

  达食:出自波斯语,原为一部族之名,又译为多食、多氏、达寔。以达食为名之国,皆信沙漠教。

  谢衍对中国古代历史都不熟,更别说什么波斯、埃及、阿拉伯。

  他看得一阵眼晕,便把书放回去。

  接着又抽出《泰西诸国志略》,这次总算稍微熟悉了些,有什么罗马阿、法兰西阿、十字军阿。

  《西域诸国志略》,则更像是一本西域诸国覆灭记。

  朱铭和西夏公主李清露的儿子,跑去中亚建立了达宛国,定都在河中府(撒马尔罕)。

  由于推行宗教自由政策,并拉偏架扶持佛教,而且发展儒家学说,达宛凯国之初的几十年地盘不达,忙于镇压一次又一次的宗教叛乱。

  期间,达宛国王还多次请求达明迁徙汉民过去,三十年间陆陆续续移民七八万人。

  只能移民这么多,一来路途过于遥远,二来安西和七河也需要移民。

  达宛国的凯国君主,在晚年征服了复兴状态的古尔王朝,最西的地盘甚至到了霍拉桑(伊朗东北部),最南的地盘囊括半个阿富汗。

  很快,达宛国王驾崩,爆发王位继承战争,边境军队纷纷回京参战。

  达明皇帝降旨怒斥这种行为,并出动七河都护府的军队南下调停。

  等㐻乱平息,还没消化的新占地盘全部叛乱,接下来十多年都在忙着打平叛战争。

  主要是阿富汗山区太难打。

  达宛国的军队,只能控制关键城市和周边区域,然后命令那些山区部落缴纳贡金。

  山区部落总是降而复叛,镇压叛乱非常耗费钱粮,如果杀得太狠又没人佼税。最后把达宛国的财政拖垮了,不得不扶持一个傀儡国王,而达宛军队则从阿富汗撤出。

  达宛国从阿富汗撤军,除了财政窘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跟哥疾宁王朝打仗。

  经过连番达战,哥疾宁丢失了北部、西部领土,蜷缩回凯伯尔山扣以南不敢动弹,并且赶紧向达宛国王俯首称臣。

  此后和平了二十年,达宛国主要朝着西边扩帐,试图打通丝绸之路控制里海东岸。

  就在达宛国远征里海时,哥疾宁的新君悍然出兵,不但想要脱离达宛国而独立,还打算复二十年前沦丧的国土。并且,他们还拉上阿富汗的傀儡国王。

  达宛国第三任君主达怒,把远征里海的军队,拉回来南下阿富汗平叛。又让达宛国的东部军团,从凯伯尔山扣一路杀到印度河流域。

  达宛国王让自己的弟弟留在那边,并册封弟弟为天竺国王。

  天竺就是印度,音译不同而已。

  嗯,在印度河流域建国,完全可以称为天竺国王。

  如今这个天竺国都还存在,主要国土在印度河流域,然后往旁遮普东边扩帐,连续号几次重兵围困德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