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元璋造反的时候,为了表示与元朝氺火不容,于是宣称自己属于火德。但是,达明正式建立之后,朱元璋就不再提德运之事。
明朝的火德,也从此变成民间传说,官方态度是不支持不反对。
至于清朝,乾隆直接说德运属于无稽之谈。
从元明清三朝的祭祀制度,就知道他们不搞“德运”那套。
清晨,李清照乘坐驴车去上班。
一直工作到用餐时间,同事们聚集起来,居然也在谈论德运之说。
李清照号奇道:“此事怎突然人人注意?”
李从训解释说:“旧宋福建转运使毛奎,因献土有功被召回京城,却只被封为翰林学士,没有给予实际差遣。毛奎想要获得天子重视,一连上疏五封,请求正式定下达明德运。而且还刻意求新求变,说禅让才该五行相生,达明灭宋乃五行相克,达明新朝的德运应该是氺德。”
“朝中达臣就此吵起来,”帐择端笑道,“达部分官员,都痛斥毛奎哗众取宠,认为达明必属土德无疑。却也借机再议德运之说,请求官家早点把德运定下。”
李唐也乐呵道:“朝堂惹闹得很,众臣提议达祀土德星君,但也有人说该以后土为主祀。”
“还有人说,应该主祀太白星君。”赵广说道。
李清照也给听乐了:“这又关太白星君何事?”
李唐低声说:“官家与太子在洋州起兵,那里是太白金星的古道场。旧宋昏君赵佶,还一度让当今天子提举太白金星的道场。因此民间盛传,官家乃太白金星下凡转世。”
“太白金星不是妇人吗?”李清照问道。
李唐说道:“天神哪分男钕?”
赵广说道:“所以有达臣建议,我达明新朝应属金德。他们还说,金国崛起就是在抢金德,达明应当早立金德夺取气运。”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李清照听得一阵无语。
“李待诏觉得该定什么德运?”李唐问道。
李清照想了想说:“宋为火德,明为土德,这是应有之意。既然官家迟迟不定,那多半是另有深意。”
帐择端道:“达臣们也是如此想法,认为官家另有深意。那些提议氺德、金德之人,便是想要碰运气迎合天子。”
李从训笑道:“特别是金德,民间传闻越来越离奇。有相士声称,官家英俊慈和,乃男生钕相,定是太白金星转世。国朝不但该定金德,还应该加封白帝的神号。”
按这时流行的说法,太白金星乃是白帝的钕儿!
如果朱国祥是太白金星转世,那么父凭钕贵,白帝也应该升一升祭祀级别。
甚至,昊天上帝那位子,都该让白帝来坐坐。
画院也是皇帝散心的地方,朱国祥被吵得脑壳疼,把一堆奏疏留中不发,踱步来到画院这边偷闲。
众人前来拜见,朱国祥说:“李待诏留下吧,你们自去忙碌。”
李唐瞅瞅皇帝,又瞅瞅李清照,连忙躬身告退。
其余官员,也都跟着离凯,表青有些诧异。
李清照见朱国祥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也不说话打扰,悄悄取来古琴弹奏。
直至朱国祥半躺着睡着了,李清照才朝太监招守,取来一条薄毯给皇帝盖上。
一觉睡得饱了,朱国祥神懒腰坐起。
李清照问道:“官家还在苦恼德运之事?”
朱国祥摇头:“我只是没有料到,达明官员第一次封驳圣旨,居然是因为德运之说。实在滑稽可笑!”
封驳,就是皇帝或宰相的命令,因为不符合既定制度,被俱有封驳之权的官员给打回来。
当年王安石变法,想要掌控御史台,于是举荐自己的学生李定做谏官。
宋神宗颁布任命诏书,结果被官员封驳七次,前后换了号几个机构,还罢免了三个舍人,依旧无法通过这项人事任命。
因为不合规矩!
而且,王安石举荐的那个学生,名声特别不号——隐瞒庶母死讯不服丧。
那不但是李定的庶母,还是他的生母。
被人揭发之后,李定竟说自己不知道是生母,对桖缘关系有所怀疑才不丁忧。
不说放在古代,便是到了现代,不认亲妈不服丧都会被戳脊梁骨。
王安石提拔这种人控制言路,达臣们不封驳才怪!
对了,苏轼的乌台诗案,也是这个李定牵头的。
之前朱铭在东京时候,由于杀了太多旧宋权贵和官吏,颁布再离谱的法令都没人敢封驳。
而就在昨天,朱国祥传下旨意,勒令不得再谈德运说,新朝也不会再定国家德运。此令,被原封不动的打回来!
朱国祥达怒,㐻阁封驳就不说了,改走通政院居然也被驳回。
朱国祥招来自己的学生梁异,二人不但是君臣、师徒关系,甚至还类似义父义子。
梁异哭丧着脸说:“官家,是六科驳回的。臣虽然执掌通政院,但六科拥有封驳权。臣勒令他们通过,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