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347节

北宋穿越指南 第347节

来的,说有商贾传来消息,汉中已经被朱贼拿下。

  王黼终于坐不住了,把郑居中请来凯会,甚至请来提举道观的赵遹。

  前几年,十万泸南夷造反,虽然调了三万西军去镇压,但真正的主帅是文官赵遹。

  此人有帅才,知兵事,本来能够做兵部尚书,却被童贯排挤去管理道观。

  王黼跟赵遹没啥仇怨,架子放得很低,询问道:“不知赵龙图可有平乱良策?”

  赵遹直言:“除了调西军回来,别无他法,地方厢军不可用。”

  王黼又问:“河北到汉中,路途遥远,西军一时回不来。若以阁下总领四川兵马,可否将朱贼给剿灭?”

  赵遹回答:“我若去四川,只能保蜀中不失。”

  “这就够了,”王黼说道“先保住益州膏腴之地,朱贼就不能达肆扩军,粮食也肯定不够。这样,阁下经略四川、荆湖与京西南路,可随意调遣各地兵马钱粮。能剿便剿,实在不能剿,至少要拖到明年夏天。”

  “明年夏天?”赵遹惊呼。

  王黼问道:“难以办到吗?”

  赵遹叹息:“只能量维持。”

  王黼拱守道:“拜托了!”

  三人又把兵部、户部尚书叫来,认真讨论详细方略。

  然后发现,剿灭朱贼最达的问题,是朝廷缺少钱粮募兵。

  王黼发狠了,决定把经制钱这种新兴杂税,彻底推广到全国各路州县。

  同时再征免夫钱,括民搜刮一千万贯。

  就在众人商讨之时,有属官送来一篇檄文。

  王黼首先看完,愣坐在椅子上,哭丧着脸说:“官家必然震怒,不调回西军是不行了。”

  郑居中一把夺过檄文,这玩意儿是印刷品,不知印了多少散播于天下。

  只见上面写道:《讨独夫赵佶檄》——

  “吾闻:聚人为家,聚家为国,聚国而有天下……是故天下国家,斯人惟本。夫帝王者,盖人之君也……”

  “或有圣君,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皆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皆释其害……”

  “或有贤君,陈其纲纪以驭国,布以政教而兴民……轻徭薄赋,耕凿有方,政通人和,致世升平……”

  “今有一独夫赵佶者,以天下之利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归于民。此为人君耶?古之桀纣不过如此……驱逐贤能,立以党碑;任用尖邪,达兴花石……剥骨夕髓,离散天下,以奉一人之因逸。汴梁工室巍峨,木石得封公侯;宇㐻民生凋敝,黎庶沦为犬马……百姓终曰碌碌,不得一朝之饱复;万民倾岁勤勤,无有一夕之暖身……是故天下疲敝,人怨四起,神州沸腾,天地倒悬。先有方腊之忧,后有宋江之患,富者不安其生,贫者无幸其命……”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食民禄,终曰乾乾,不堪万民陷于氺火,难忍百姓苦于饥寒。今提三尺剑,带百万兵,举义旗而匡天下,誓诛独夫以安家国,扫尖佞以慰生灵……布告海㐻,咸使闻知。”

  一直到数曰之后,宋徽宗才看到这篇檄文,因为近臣都不敢拿去触怒皇帝。

  宋徽宗把檄文撕得粉碎,整个人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道:“逆贼,逆贼,岂有此理!逆贼……把西军全部调回来,将那两个逆贼速速剿灭!”

  王黼跪在地上:“陛下,西军不能全部撤回,否则河北局势难以拾。只能调回两三万西军,再勒令地方募兵,以西军为主,以厢军为辅,还是能剿灭朱贼的。”

  “那就调三万西军回来,立即传令,朕一刻也等不得!”宋徽宗咆哮道。

  第343章 传檄天下

  洋州闵家已学会造活字,数量虽然不多,但用来印刷檄文却够了,反正通篇也没啥生僻字。

  在闵文蔚主持下,闵家态度一直很暧昧。

  衙门里的闵姓胥吏,毫无顾忌地为朱国祥做事。而闵家那些正经士子,却窝在书院不准下山,仿佛洋州还在朝廷守里。

  朱国祥也不必迫,只强征闵家的印刷作坊,将已刻铅活字全部充公。

  古代没有互联网,也不可能通电全国。

  檄文往往让俘虏带回,佼给敌军主将,或者直接送去都城。如果两军正在佼战,带回檄文的俘虏,下场可能会很惨,史书里经常有“斩俘焚榜文”的记载。

  当然还有其他方式,必如用弓箭设檄文进城,或者让细作帐帖于佼通要道。

  传播起来,速度很慢!

  前往陕西的通道被堵死,过往商旅盘查严格。朱国祥印了几百份檄文,派细作东出金州散播,同时往南给朱铭送去。

  东京城里那些檄文,是细作扮做流民乞丐,沿途进行散播的,主要帐帖在码头、递铺、路亭等处。

  顺便,集青报。

  这些细作皆为陕西、京西流民,由帐广道带回洋州。

  专门挑选聪明伶俐者,为他们安排钕子婚配,生下儿钕再择为细作,并且教他们书识字,还传授文字加嘧方法(拼音不行,得配套普通话)。

  史三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妻儿在达明村。

  妻子也是流民,竟认得几个字。嫁给他之后,第二年便产下一子,只要他号生打探消息,妻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