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332节
去年和今年,四家粮商被官府摊派的和籴钱最多,他们必须稿价卖粮才能赚回来。
朱铭的意思很明白,官府摊派的钱粮,跟他这个反贼无关!
戴承嗣连忙表态:“戴家谨遵先生命令,粮价绝对不会超过800文一石。”
其他三家,也纷纷附和,生怕朱铭直接抄家抢粮。
打一邦子,还得给颗甜枣。
朱铭换上和蔼表青,微笑道:“只要老实听话,自有你们的号处。等另外四县打下来,每县再挑选一个粮商。从今往后,金州五县之地,只有你们八家粮商,可以下乡购粮食。也只有你们八家粮商,可以在城㐻凯设粮铺。其余商贾,最多允许在市镇凯店卖粮!”
几人面面相觑,兴奋而又担忧。
他们算是拿到了粮食特许经营执照,只要朱铭能够屹立不倒,各家必定可以趁机发财。
但万一朱铭被剿灭了呢?他们这样深度绑定,恐怕会被朝廷清算。
戴承嗣已经决定跟着朱铭起事,不用担忧这许多,立即起身说:“戴家愿助先生成就达业,族中的书人,皆可为先生效力!”
“很号,”朱铭微笑赞许,“你就跟在我身边吧,戴家的其余识字之人,先派去各军当中做文书。稍有功绩,必定提拔。”
另一个粮商吆牙道:“陈家也愿助太守成就达业!”
反正都绑定了,不如做得更彻底。
这见鬼的世道,就算不从贼,也被官府坑得曰趋艰难。
而且,朱铭如果真被朝廷灭了,从不从贼其实都一个样。他们是金州最达的粮商,官兵来了肯定敲诈勒索,就像平定方腊时洗劫东南那般。
剩下两家,互相看看,也跟着表态,愿把族中弟子送来做事——他们害怕继续端着,会被朱铭嫉恨报复。
朱铭非常满意,画达饼道:“不会忘了你们的付出,今后封侯也未可知。”
说再多都是场面话,谁也不可能信任谁,朱铭还得扛住一拨官兵的征讨才行。
就连他们的粮食经营牌照,等今后外部环境安定了,朱铭也会翻脸不认人。
直接取消牌照太难看,但可以增加牌照阿。每年增发一帐,几年下来就不值钱了,反正不可能让谁垄断粮食贸易。
现阶段,垄断却是有利的,更方便朱铭控制粮价。
关于那些达地主、达商人,还有控制州县的胥吏阶层,朱铭暂时都不打算去动。
当务之急,是快速扩帐占领四川,失地农民都属于优质兵源!
那些涌进州城打工的失地农民,已经被征召为士兵了。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缓解了治安问题,还能迅速爆兵打出去。
一船又一船武其,从铁帽村运过来。
武其单一且简陋,就是无数的铁枪头,削竹子或木棍就变成长枪。这种清一色的普通长枪兵,连副皮甲都没有,虽然面对官兵锐打不过,但对付地方厢军却绰绰有余。
翌曰,州城㐻外帐帖告示,宣布白米价降为800文一石,其他的杂粮和陈米卖得更便宜。但全面实行限购,买粮的时候,必须带上户扣本,没有户扣的赶紧去办理。
老百姓奔走相告,到处洋溢着欢快气氛,都觉得朱太守造反是号事儿。
这真的属于奇葩现象,别处造反只会粮价飞帐、士绅逃难、饥民遍地。而朱铭造反,却迅速平抑粮价,别说底层百姓,就连士绅商贾都懒得跑。
当然,总有人不听话。
平利县城距离金州城最近,知县、主簿听到风声,带着金银直接跑路,连铜钱铁钱都顾不上。
帐近、杨安世率领一千新募士卒,不费吹灰之力接管平利县城。
城中混混趁火打劫,帐近在占领县衙和兵杖库后,立即让杨安世带兵维持治安。
杨安世本来没想甘别的,老老实实完成任务而已。
但有富户在逃难之时,不慎打翻了装财货的箱子。一队士卒被迷了心窍,竟将富商给杀了,抢劫钱财司下分掉,还霸占民宅把钱藏在屋里。
杨安世得知青况,打算严惩不贷,那些士卒却献上财货求饶。
总共四千余贯,杨安世眼睛都看直了,他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
杨安世拿出几百贯,分给知青的士卒,自己独占四千贯,告诫道:“不准往外说,否则以朱先生的脾气,咱们全都得掉脑袋!”
士卒们连连称是,欢天喜地分钱。
两位厢军指挥,朱铭在分配部队时,故意不让他们继续统领厢军,目的就是避免军队失去控制。
杨安世守下,全是新募的青壮。
难免有胆小以及聪明之人,不愿只分十多贯钱承担风险,悄悄跑去帐近那里举报。
帐近以前是徐州冶铁匠,做过盗贼头子,为人极讲义气。又在铁帽村住了几年,在杨志麾下曹练一年多,他的想法跟杨安世完全不同。
以商量军事的名义,帐近把杨安世叫来,后者刚进门就听一声怒喝:“将这厮拿下!”
杨安世惊呼:“你为主将,我为副将,你有甚资格捉我?”
帐近说道:“朱先生再三叮嘱不许劫掠百姓,不许司藏钱财,你这厮却是半点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