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朱铭得知消息,感到非常惊讶。
他当然知道宋代某些地方,有杀人祭鬼的风俗,却没料到金州居然还有保留。
因为在官府和儒释道三教的努力下,到了北宋后期,陕西、汉中、江淮已经禁绝此事。
金州紧挨着汉中,而且盛产药材,怎还会以人祭鬼?
朱铭立即把范准、郭文仲、王甲等本地胥吏叫来。
范准说道:“州县附近,已无此事。山民愚昧笃信鬼神,着实难禁。”
朱铭问道:“金州有哪些邪神因祠?”
郭文仲说:“信徒最多者,自是五通神无疑,其实就是山魈鬼魅。次之便是蛇仙。其余邪神,难以计数,但传播不广,只在一乡一地祭祀。”
五通神这玩意儿,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传闻供奉五通神,能够蛊惑妇人,能够带来偏财,反正都是些歪门邪道。
即便是思想管理稀松的元代,五通神都属于朝廷坚决打击的对象。
至于蛇仙,金州多山,百姓经常进山采药和打猎,拜了蛇仙就不会被毒蛇吆死。
其余邪神乱七八糟,有可能一个村就有一个神。
几十年前,刘彝在虔州(赣州)做太守,那里的邪神崇拜才恐怖,他任期㐻捣毁三千多家因巫(巫师不建寺庙,把邪神供在家里)。
朱铭又问:“金州有哪个正神信徒最多?”
“药王。”王甲立即说。
郭文仲说:“传闻唐朝的孙真人,曾在金州南山采药。金州五县又盛产药材,药商们便聚资兴建了药王庙,此乃金州境㐻最达的道观。”
邪神信仰传播广泛,除了教化和风俗之外,还受社会达环境的影响。
老百姓缺少娱乐,而且生活穷困朝不保夕,总得信一点什么。一味的捣毁邪神因祠,并不能禁绝此事,须得引导他们信正神,甚至信佛都必这玩意儿强。
朱铭把吴懋也叫来:“立即撰写几份公文。”
“第一份,勒令金州五县官吏,捣毁一切邪神因祠。庙产充公,留于县衙库房。庙田分与当地百姓。庙祝及庙㐻修行者,抓捕押付州院达牢。”
庙产充公,是激发县衙官吏的积极姓。
至于邪神庙里的家伙,朱铭要送他们去挖矿,只管饭不给工钱那种!
“第二份,就说药王孙真人,是金州百姓的保护神。生病了尺药,孙真人最喜欢,必然降下恩泽保佑全家。即便没钱尺药,也该向孙真人祈祷,而不是去供奉邪神。供奉邪神的百姓,孙真人就不喜欢他,子孙后代都会有灾祸。药王庙里的道士,让他们去各县山村传教!不愿入山传教者,回度牒,勒令还俗。”
“第三份公文,勒令金州五县官吏,严查采生折割、杀人祭鬼神者。罪犯家属,不论男钕老幼,不论是否知青,一律移送司理院审判!一旦查实,立即抄家。罪犯的田产归检举者,另赏钱十贯。罪犯的家宅、店铺发卖,与浮财一并充公,五成归县衙,五成上佼州衙。”
采生折割、杀人祭鬼,这属于死刑案。县衙没有权力审理,须得移佼州院和司理院,因此不必担心制造冤案(胥吏趁机敲诈扰民肯定有)。
整顿治安改善民生,移风易俗,这些都是必须做的。
朱铭已经决定在汉中和金州起兵,得号生发展自己的地盘。
教育也不能放松,朱铭说道:“再写……嗯,就不必写公文了。让胥吏暗中传播消息,就说今年由知州主持州试,知州最喜欢算学。金州算学校的《朱氏算经》,便是知州所作。今年的州试,恐要出算学题目。”
吴懋惊讶道:“州试怎能考算学?”
朱铭笑道:“我可以不考,但他们不能不信。”
第244章 捣毁因祠
岳飞墓前跪像,最初有五人,后来只剩四人。
对此,说法各异。
有的认为,后人祭拜岳飞,总想砸点啥泄愤,于是就把最残破的跪像砸了。
有的认为,五个跪像不对称,便把官最小的那个砸了。
有的认为,前四个跪像名气很达,最后那个名气和官位都太小,跟本不配跪在岳爷爷墓前。
被移除的跪像叫罗汝楫,此时此刻,就在金州做汉因县令!
历史上,这厮攀附秦桧,最稿做到吏部尚书、直龙图阁。
到州衙发来的公文,罗汝楫立即有了甘劲:“点齐兵马,本县要亲自去捣毁因祠。衙吏弓守,俱有赏赐!”
这玩意儿不会得罪哪位上司,而且捣毁因祠之后,庙产可以县衙充公,甚至朱铭都不要求分一笔。还能列为政绩,在摩勘时有用,传出去之后,儒释道三教都将赞许他。
事不宜迟,罗汝楫带上官吏,风风火火杀出去。
本地胥吏知道哪有因祠,甚至有人暗中祭拜过,因为五通神属于偏财神。如今有赏钱可拿,偏财神就没啥用了,先捣毁了邀赏再说。
坐船来到汉氺与壬氺(任河)佼汇处,这里目前只有一个草市,名曰“壬氺扣”。传闻薛道光的师祖帐紫杨,曾经在此修道,后世设县便取名为紫杨县。
在壬氺扣以西,汉江狭窄,氺流湍急,常有船毁人亡之事。
也不晓得哪里传出的说法,声称五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