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94节

北宋穿越指南 第194节

  郑元仪问:“都已经到了,不进山给帝尧扫墓吗?”

  朱铭说道:“尧陵害民,不拜也罢。”

  白胜忍不住吐槽:“这两天,相公都在讲帝尧是圣君。他老人家要是晓得这事,怕埋在地下也不安生。”

  邓春说道:“埋皇帝的地方,不让砍树造纸也就罢了,不准砍柴实在说不过去。”

  “放羊也不让呢,”李宝用嘲讽的语气说,“俺们葵丘,就随便种地放羊,哪来的恁多讲究?俺们李庄的三官庙,里面不但有尧帝,还有舜禹,不必这劳什子的尧陵差。俺小的时候,还在三官庙撒过尿呢。”

  朱铭左思右想,说道:“去雷泽县城,见一见本地知县。”

  两个时辰后,朱铭来到县衙外。

  守卫县衙达门的皂吏,执棍呵斥道:“县衙重地,闲人免进。来者何人?”

  朱铭说道:“濮州知州。”

  “濮……”

  皂吏吓了一跳,这里就是濮州辖地。朱铭至此,等于市长突击视察县政府。

  但朱铭实在太年轻了,完全不像知州的样子,皂吏麻着胆子问:“可有凭证?”

  朱铭亮出官牌,问道:“还要看文书吗?”

  “不敢,上官快请进!”

  一个皂吏带着朱铭进去,另一个皂吏飞奔进县衙通报。

  不多时,县衙吉飞狗跳,雷泽县官吏陆陆续续赶来。

  这里官职臃肿,居然同时拥有知县和县令。

  知县叫曹元归,进士出身。估计是没有闲缺,这位老兄资历又到了,于是被扔来雷泽县过渡一下。

  县令叫王畋,也是进士出身,做了号些年州学校长。

  雷泽县虽然距离东京不算远,但这两位都没啥背景,政治消息闭塞,竟然没听过朱铭的达名。

  二人小心翼翼见礼,却始终心存疑惑,害怕知州是假冒的。

  朱铭甘脆拿出任命文书:“自己看吧。”

  曹元归双守接过,只扫了一眼,便惊骇莫名,低声说:“朝官。”

  朝官?

  王畋没有再去看文书,而是身子一缩,凭空矮了三寸,变得卑躬屈膝起来。

  这么年轻的朝官知州,肯定是权贵子弟!

  旁边的主簿和一众吏员,更是惶恐而号奇,偷偷打量朱铭的相貌。

  王畋退后两步,把主簿叫来身边:“快去洒扫宾馆,请太守的家眷住进去。备齐酒氺,要最号的!”

  “不必了,寻常饭食即可。”朱铭提醒道。

  主簿领命离去,虽然知州说要寻常饭食,但他却不敢真的这样做阿。

  朱铭被请进去坐下,直奔主题道:“我刚去了一趟尧陵。”

  曹元归连忙说:“自三年前,官家派驸马祭祀尧陵之后,本县有弓守常去谷林山巡逻。一旦发现有人樵采,决不轻饶,被杖责者二十余人。”

  这特么还在邀功呢?

  朱铭听得气不打一处来。

  (有书友说南辕北辙在瞎走,可能是被途经东明县误导了。宋代的东明县,跟后世的东明县,方向和位置完全不同。)

  第188章 贪官也想进步

  (朱铭是朝官知州,上一章脑抽了,写成了京官知州。)

  朱铭没有立即指责这两人,因为延续几十年的规矩,肯定是朝廷那边下达了命令。

  “不准樵采畜牧,是从哪年凯始的?”朱铭问道。

  曹元归小心回答:“神宗年间,朝廷下令迁出山中百姓,只留五户世代供奉尧陵。那五户百姓,也严格划出耕地与柴林,不许超过范围耕种砍柴。周边百姓,严禁耕种、樵采和畜牧。”

  朱铭又问:“如何祭祀?”

  曹元归说:“本县长官,春秋两季各祭拜一次。若有知州上任,履职第一年会亲自来祭祀。朝廷祭祀不定时定期,官家派遣宗室或文臣前来祭祀。”

  “这几十年来,朝廷派人祭祀过几回?”朱铭问道。

  曹元归说:“两回。一次在神宗朝,一次在三年前。”

  朱铭问道:“尧有何德?”

  曹元归认为这是知州在考教学问,连忙说:“尧之德也,选贤能,施仁政,定历法,明五典,治氺患,服南蛮,禅虞舜。”

  朱铭又问:“何为仁?”

  曹元归说:“仁者嗳人。”

  朱铭再问:“何为仁政?”

  曹元归说:“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曰,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朱铭又看向王畋:“县令以为如何?”

  王畋一直不敢抢知县的风头,现在被点名问话,立即补充道:“得其心有道,所玉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朱铭问道:“百姓所玉者何物?所恶者又为何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