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妇捡回家> 第266章 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第266章 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这也是事先与上级领导商定的事,如此做利大于弊,既提升产能又增加税收。

  “并非任由你们随意发展,钢铁行业的管理层依然能够约束你们。

  但请放心,只要不触犯国家法律,我们不会过度干涉。

  我知道过去的一些事让大家心生恐惧,担心工厂建成后会遭遇冲击。

  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在未来,龙国不仅经济强大,也以礼待人、懂得谦让。

  我们同为龙国人,不必多言。

  如今时代已变,若不抓住机遇,恐将落后。

  我对香江经济有所了解,虽仍处于上升期,但增长势头已显疲软。

  因此,开拓新市场才是当务之急。

  今日会议后,若诸位无意投资,我将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面向国际商人。

  虽有些遗憾,但为了龙国经济,这是必要的选择。”

  “我何氏集团已与**签约,全面合作,将香江的业务重心转移至此!”

  这场戏早已排练完毕,自始至终都在掌控之中。

  对娄晓娥而言,她今日的成就全赖何雨柱敏锐的商业眼光。

  即便没有他,凭借何雨柱的才能,也能在香江闯出一片天地,只是规模不会如此庞大。

  在香江,但凡涉足商界的人,无人不知何氏集团。

  哪怕是普通百姓,也或多或少听说过,因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何氏旗下的产业,即使表面无迹可寻,背后也有他们的身影,堪称隐形巨头。

  曾有一则趣闻:某竞争对手公开声称自己是外资企业,背景深厚,为表明立场,宣称拒绝使用何氏集团的产品。

  然而,刚准备修建办公楼时便陷入困境——运输靠娄家,建材由娄家提供,就连工人都来自娄家外派团队。

  这事件令该公司愤懑不已,竟意图雇用本地势力对付娄家,只因此事令其颜面尽失。

  未曾料到,这些枪械与相关产品同样出自娄家投资的工厂。

  那位所谓的公司负责人结局颇为凄惨,被几个混混在街头认出后,直接打断了他的腿。

  常人仅当作笑谈,每每饮酒闲聊时绘声绘色地讲述,好似亲身经历一般,却毫无实质意义。

  然而,深知内情的香港商界人士提及何氏集团时,无不心生畏惧,宛如谈及猛虎。

  这也是为何何雨柱教导楼小娥的方法卓有成效——欲防敌使暗招,自身须足够强大,使其望而却步。

  即便动此念头,亦应预见计划失败后的后果,此法确为良策。

  多年来,虽偶有觊觎娄晓娥与何雨柱之辈,却无人得逞。

  大中型企业尤为谨慎,大多选择合作而非暗算。

  加之娄晓娥与合作伙伴共享利益,留有余地,方能让何氏集团稳如磐石。

  因此,在何氏集团表明立场后,其他公司迅速跟进,视其决定为市场风向标。

  当初何氏集团涉足香港惨淡的房地产业时,多家公司均认为其必亏无疑。

  彼时,香港经济疲软,房价持续下跌,许多人只想租住,无购房意愿。

  历经乱世后,人们更关注生存,鲜有人考虑购置房产。

  然而,何氏集团逆势而行,成功盘活了香港的地产生意。

  伴随发展,所有地产价值飙升。

  待他人欲分一杯羹时,已为时已晚,只能拾遗补缺。

  当时便有不少公司表示,若欲盈利,只需追随何氏脚步,建立稍小型的企业即可获利。

  于是,何雨柱发言后,何氏集团立即响应行动。

  香江不少商人此行意在观察何氏集团的态度,见其积极便纷纷打算跟进。

  “若何氏集团签约,我自无异议,既信**,亦信何氏。

  如今大陆企业多处于上升期,此时投资最为明智。”

  一位成功的商人需具备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若等待行业成熟才涉足,即便获利也有限,难成大器。

  因此,此次来访者中,既有寻根问祖者,也有真心欲在大陆有所建树的企业。

  继承领导与何雨柱对这类商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因他们的投资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龙国经济发展。

  虽海外商人众多,但在选择合作伙伴上,继承领导与何雨柱态度一致——非我族类,其志难测。

  无论对方如何伪装,其最终目的难免是对国家财富的觊觎。

  故香江商人成为首选。

  其次为台岛商人。

  “大舅,您怎么了?”

  苏萌惊讶地发现大舅面红耳赤,似有话要说却语焉不详。

  旁人摇头轻笑,显见大舅被“打脸”

  。

  他先前还质疑何雨柱,如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