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北齐不被骑> 第28章 突厥

第28章 突厥

  “你看上斛律家的女郎了?哪个,大的小的?”

  高洋随口问道。

  高殷没回话,高洋打起趣来:“不说话,难道你是看上她们阿耶了?”

  没想到高殷点头。

  “哼,我就知道!”

  高洋大为不满,高殷这时才开口:“父皇,您不愿意我亲近他们?”

  “当然不是。只是用他们如饲虎,一不注意,就为其所噬。”

  高洋也不是不愿意,只是小孩子和他们这些人亲近,无异于与虎谋皮,日后一旦被架空,登时齐国就会改天换地,王莽、曹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

  而且他一直致力于取消鲜卑勋贵的影响,他们享福可以,但不要一直揽权。

  究其原因,还是和他们齐国未来发展的道路规划息息相关。

  作为齐国霸业的总设计师,高洋太明白齐国面临的窘境了。

  虽然很讨厌杜弼那个老东西,但他说的没错,“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汉人的数量远远高于鲜卑,想要坐稳江山,必须要有一支忠于自己的汉人武装。

  鲜卑人高高在上,汉人被压制着,偶尔会有几个汉人挤进来,但很快就会被排出去。

  高洋曾经试图组建一支专属于他的汉人军队,为此特意将齐国的军区分为三块,分别是晋阳、京师和江淮,第一块是晋阳勋贵的领地,第二块是他高洋的基本盘。

  对于第一块,只能安插他的心腹白建、唐邕,逐步提高他们的影响力,从而变相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同时经常去往晋阳坐镇来压制异心。

  第二块,则是京畿兵为主,加上高洋从六坊之中抽调精锐训练出的百保鲜卑,改变齐国故往的“以西制东”的格局。

  对抗周军以及塞外的游牧、吕梁山区的山胡,都主要依靠这两块的军事力量。

  第三块的江淮地区,则是高洋捧起汉人勇士的舞台。

  从天保三年开始,齐国经常两面开战,高洋本人向北出塞,而向南的江淮之战,则大肆启用汉人,晋阳勋贵在南征战役中占据的比例仅有三成,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值。

  然而建康一战,萧轨等四十六名将领被俘虏,十万齐军士卒溺水、相踏致死者甚众,直接让这支江淮军团覆没,甚至日后让陈国有了北伐的底气。

  而这一战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齐军的后勤补给被戒断,船、米尽被获取,齐军乏食,处境危困,不得不越过钟山。

  高洋觉得,一定有鲜卑人插手其中,把自己苦心经营的江淮军团给卖了。齐国的失败不等于他们的失败,反而是胜利,就像六镇兵变的成功,最终缔造了大齐,江淮军团的惨败也就无法催生出能够挑战鲜卑贵族们的汉人军政势力。

  所以斛律光这些人即便能够帮助高殷坐稳皇位,也不会看着他训练汉人新军,夺走他们的地位,最终还是会把高殷变成傀儡。

  高洋不允许。他苦苦打压他们十年,不是让他们苦尽甘来的。

  以前不乐意高殷和他们接触,是觉得这趟水太深,高殷把握不住。

  但现在的殷儿……不清楚,再看看。

  “若得斛律明月之女,你的地位就安若磐石。”

  高洋有些可惜,段家没有适合的女子。如果是段韶,他会更相信一些,当初他的登基,少不了段家的支持。

  “婚配之事,儿有了想法。”

  听高殷这么说,高洋好奇起来:“怎么说?”

  “母后想让孩儿娶表妹难胜。”

  高洋听着就来气,稳定的时候,外戚凭借皇权而尊贵,但现在局势不稳,正是需要外戚帮扶的时候,再结一个赵郡李氏有何用?

  “你难道很喜欢难胜?”

  高洋的语气冷淡,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会对高殷非常失望。

  高殷缓缓说道:“不如目光长远些,既然国内局势纷扰,为什么不考虑结交外援呢?”

  高洋都笑了,拿起一壶酒饮起来:“你想结交谁?南方的陈国?西北的高昌国?还是荆州那个小小的梁国?你可不要说是西方那群姓宇文的,就算我是你阿耶,也要揍你一顿了!”

  高殷摇头:“孩儿想说,不如求亲突厥。”

  正在喝酒的高洋忽然愣住,刹那间,灵机乍现,仿佛天地都宽阔了。

  突厥人最初居住在金山的南部,臣服于当时的强族柔然,担任为柔然打铁的匠工。因为金山的形状似头盔,其风俗称头盔为“突厥”,于是便以此为称号。

  等到阿史那土门成为部落首领之后,突厥逐渐强盛起来,西魏的宇文泰派人来与突厥交好。当时铁勒族要讨伐柔然,被土门邀击,大破之,尽降铁勒族五万馀落。

  土门因此觉得自己有资格上门提亲了,向宗主柔然求婚,柔然可汗阿那瓌大怒,派使者辱骂土门说:“你本来是我们打铁的奴才,怎么敢说这种话!”

  土门也大怒,杀死柔然的使者,转而向西魏求婚,西魏便将长乐公主嫁给土门为妻。

  在天保三年的时候,土门发兵攻打柔然,阿那瓌自杀,阿那瓌之子庵罗辰率领部落民众投奔齐国,土门建立了突厥汗国,至此,突厥取代柔然成为北方草原新的霸主。

  剩下的柔然人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之后又被击败,再次投奔齐国,之后庵罗辰率东部柔然反叛齐国,被高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