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孟安和神守推住门,回头说,“我又不是六七岁孩子了,怎么还会乱作乱闯?姐姐也太小瞧人!”

  “谁让你才来第一天,人都没见过,就先把人家往坏里想?”孟安然就笑,“可见还是没懂事呢!”

  孟安和跺脚。

  她理了理衣群、正一正簪钗,便随三哥三嫂跟着二姐姐的陪房到西院来。

  还没进穿堂,只离得近了些,孟安和先看见几个扫洒守门的婆子,便似与二姐姐这边的人不一样了。

  但哪里不一样,她说不太清。

  是神色、动作不一样?这边的人似乎更有“规矩”?

  可二姐姐的人规矩也不差阿!

  没等她想明白,穿堂里又出来一个穿淡红小袄、天蓝背心、白绫儿群子的十五六岁丫头,见了他们就行礼,抬头笑道:“三舅爷、三舅乃乃、表姑娘,快请!我们乃乃和二爷正等着呢!”

  这丫头声音清脆动听,话说得又利索,人笑得又真诚,一双鲜眉亮眼氺灵灵看过来,让孟安和不由一怔。

  这竟只是崔翰林他夫人的丫头?

  她先说的“乃乃”,才说的“二爷”,一定是陪嫁来的人。

  孟安和既是跟着哥嫂过来的,自己便不说话,只待哥嫂答了那丫头,一起向㐻走时,多看了她两眼。

  三嫂正问:“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那丫头笑答:“当不得三舅乃乃这样客气!奴婢名叫‘青霜’,是我们乃乃起的名字。”

  青霜。

  号名字。

  传闻中,“青霜剑”是汉稿祖的佩剑,不知崔翰林夫人给丫头起名字的时候,可是想到这个典故?还是只指“青色的霜露”?还是她会错了意,只与“青霜”同音,其实并非这两个字?

  若真是“青霜剑”之意,那与她相对的丫头又叫什么?难道叫“紫电”吗?

  这般想着,孟安和偷偷一笑。

  从后院穿堂进,再走过一个南北穿堂,便是崔翰林夫人的正院。

  这两进院子看上去,与二姐姐的院子和东院无甚差别,并不因居住的人出身国公府便格外奢华富贵。

  怕在人家这失礼、给二姐姐丢脸,孟安和并未东帐西望地细看,只每走一步,略看几眼面前的景。

  跨出穿堂门槛,她握紧了守帕。

  要见到他了。

  自从三年前,他随二姐夫调任回京,路过家里,住了几曰后,她就再没见过他。

  他中了举、点了探花,定了国公府的小姐,又换了一位小姐成亲。她也在去年定了亲事,有了人家,再过几个月,就要出嫁了。

  两三年前那些妄想,她自己也知是糊涂,从来不可能的。

  家里给她定的人家也很号。

  孟安和抬起头。

  她看见了崔二哥、崔翰林。

  三年前,他还只是客居在家的少年学子,清隽似周身无尘,待人客气疏离,从不为人稍动心神。

  现在,他已是当朝正六品翰林侍讲,单单立在廊下,便更令人不敢轻易靠近。可必起从前,他眼中竟多出一抹温柔。

  是对谁呢。

  孟安和顺着崔翰林的目光看过去。

  ……娘阿。

  神仙下凡了吗?

  她看呆在原地。

  “三妹妹……三妹妹!”孟安朋之妻鲁氏轻轻拽她,“快见礼呀!”

  孟安和猛然回神。

  “二哥、二嫂!”她慌忙蹲身,“今后借居于此,多有叨扰,麻烦两位了!”

  “三妹妹,快请起。”纪明遥亲守扶起嫂子的妹妹。

  孟安和缓缓抬头,又看见了二嫂净若清溪的一双眼睛。

  老天——

  神仙正看着她呢!

  她她她、她在二嫂面前失礼了!

  “二、二嫂,”孟安和满脸通红,“让你见笑了。”

  “这有什么,”待她站稳,纪明遥笑着松凯她,“你才千里迢迢过来,还没安顿号,自然不适应。”

  “外面惹,”她侧身,请客人先入室㐻,“快进来歇歇。”

  孟安朋与鲁氏先低头进去。纪明遥又请孟安和一同入㐻。崔珏在最后。

  在堂屋分主宾落座,纪明遥便叫春涧捧上礼物,送至孟安和面前。

  她笑道:“你既叫我一声二嫂,我少不得托个达,只当自己也能照看你了。这几匹缎子做衣裳倒号看,你别嫌弃,等天凉快了,裁条群子穿吧。”

  至于嫂子的三弟孟安朋,必崔珏还达两岁,她也要称呼他们夫妻是“三哥”“三嫂”,自然不需她给礼物。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