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0

msp; 一开始两人配合不默契,刘慧兰还没加完,赵垚就转到面前,只好减速,然后又费力推动,甚至有一次,因推得太快,竟然撞到了刘慧兰,摔了她一屁墩。

  到后面,刘慧兰一次只加半大勺子然后快速退开,恰好够赵垚推一圈,又不用他减速,两人渐渐配合默契,速度快起来。

  村子里的婶子们进来后便看到这么一幕,暗搓搓挤眉弄眼了一番。

  因人手足够,赵垚和刘慧兰得以歇息歇息,刘慧兰顺着在场帮忙的所有人都端了一碗糖水,赵垚接过碗,一口喝下,因后院都是婆子媳妇,不时有打探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让他很是恼火,板着脸道:“大人吩咐,要尽快把木薯粉做出来,这样靠人力太慢,我去借一头驴!”

  快步离开刘家,躲在自己姐姐家歇息。

  他一走,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这小伙子行啊,吃皇粮的人,竟然还能干农活!可惜,老了些”

  “看着老成,听说才十六,吃的是衙门的饭,不晓得成亲了没?”

  “你家姑娘还小的罢?”

  “都十三了,请媒婆说了好几次,竟然没成。”

  “诶,慧兰,不如你帮我家阿萍搭搭线?你们一块长大,你定了人家,可怜我家阿萍还没有个合适的。”

  正在过滤细粉的刘慧兰惊呆了,她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还能做媒人?

  刘青青皱了下眉:“刘婶子,赵叔是翠娥婶子的亲兄弟,不如去和翠娥婶子商量!”

  刘婶讪笑了一下,怎么没说过,赵翠娥打发了,她才把主意打在刘家姐妹身上。

  “赵官爷对你们另眼相看,才托付到你们身上啊!”她脸上的笑容消失:“阿青,都是亲戚,提一句又不会掉块肉。”

  刘青青看着刘婶满脸的算计,很是不得劲。

  要女孩性格好,让9岁的她当媒人,这不合规矩的事情她提一句也没问题,左右她说了也没用,还得人家相亲的两人看对眼。

  可是这刘婶子家吧,她真的是开不出这个口。

  刘婶是她家隔房伯娘,家里三女一儿,老大嫁了带两个娃的骡夫,老二说的是隔壁村的瘸子,当然她不是说二婚的或瘸子不好,自己身边就有两个。

  重要的是,她家彩礼出了名的高,平常的农户家一两银子的彩礼还陪嫁妆,他家收了人家十两的彩礼,就陪了一床破被子。

  奇的是,夫家竟然没吭声,吃了这个天大的哑巴亏……

  结亲的本质是利益交换,夫家能吃下这个大亏,在看不见的地方肯定有大大的缺陷。

  这几日在这里听刘婶吹嘘两个女儿非常孝顺,自己家里吃喝紧张,也不忘记从夫家盘好东西来。对于两个女儿受的委屈,只字不提。

  她口中阿萍,就是她的三女儿,据说生得娇俏,心地最是孝顺,得了什么好吃好玩的玩意,第一个想着孝敬父母和疼爱幼弟,打算嫁到城里,将来提携弟弟。

  这不是活脱脱的伏地魔么,赵垚母子厚道人,她可不能做这种恶。

  刘青青满脸难为:“刘婶,你误会了,赵官爷和我们也不熟。他公差来我家,是为了木薯面的事情。”

  刘婶子哼了一声:“不帮就不帮,看那得意的样!不就是树薯么,还公事,衙门的大人吃多了没事干,来看你家的木薯,我呸!”

  她砰的丢了手里的磨盘扫帚,拍拍屁股走了。

  剩下的众人面面相觑,刘慧兰面上尴尬拉拉刘青青,意思叫她认个错,毕竟是长辈。刘青青无所谓,想凭着个称呼在她头上作威作福,无理取闹,宋老太都讨不到好,惯的她。

  呵呵一笑,捡起小扫帚拍干净灰自己扫:“这木薯粉,还可以包汤圆呢……”

  在刘青青的引导下,院子里又响起了欢声笑语,探讨木薯做美食的各种心得。

  站在门外的刘婶故意放慢了脚步,心里数着数等刘青青来道歉。等了半天,竟然等到院子里的一阵比一阵还高的的说笑声,气得咬牙切齿,她恨恨的瞥一眼刘家的大门,扭身走了。

  收拾不了你刘青青,还收拾不了刘慧兰么。

  到了晚间,刘家姐妹送来帮忙的各位婶子出门,一面塞木薯饼,一面不住嘴的道谢,好不容易累了一天,还剩一点,今晚刘家自己点着油灯就可以把剩下的木薯面磨出来。

  吃夕食的时候,史居正和赵垚同时回来,史居脸上带着笑,刘青青怀疑他是不是捡了银子。而赵垚,竟然牵着村长家的大青驴。

  吃过夕食,赵垚赶着青驴绕着磨盘昂驰昂驰转起来,刘慧兰仍旧负责添木薯块。史居正搬了个秤在一旁,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详细记录每一桶木薯的重量,磨成粉后的重量。刘青青负责打下手端茶递水,刘家后院里紧张而忙绿。

  眼看仅有一袋子的树薯,刘青青笑道:我去煮宵夜,磨完我们好好吃一顿。

  大家一致同意,提起些劲头。赵垚塞了一个豆饼到毛驴嘴里,念叨:“小毛驴,加把劲!”

  正在这时,赵兴冬提着菜刀,红着眼睛冲进来。

  他二话不说,对背对他赶驴的赵垚就是一刀。

  赵垚瞟见刘慧兰惊恐的眼神,顿觉不好,紧急之下跳到一边,避开了头,却被砍中了手臂,顿时,殷红的血顺着他受伤的手臂流了下来!

  他睚眦欲裂,整日打雁,今日竟被雁啄了眼,他抓过小偷打过强盗,不曾受这么重的伤,今日竟然被只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