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第370章 张靖:我乃急公好义之人

第370章 张靖:我乃急公好义之人

  “……”

  刘瑁缓缓合上书信,眉头紧锁,面上的神色凝重无比。

  他手中的这封书信,本是荆州刘表送予其先父刘焉的,却在阴差阳错之下,落到了他的手里。

  信中内容不啻惊雷。

  震得他头皮发麻,只因其中竟涉及帝位继承之事。

  需知,天子刘协驾崩。

  天下无主,各方势力皆蠢蠢欲动。

  像刘瑁这般出身显贵之人,面对称帝的诱惑,心中岂能不生波澜。

  只不过,此时的他初掌大权,根基未稳,外有强敌曹操虎视眈眈,才将这种念头按耐了下来。

  然而如今。

  荆州牧刘表于书信之中,似有意推举刘焉承继大统,这不由让刘瑁想了许多。

  他暗自思忖。

  自己既已继承益州牧之位,是否尚有机会登上天子大位?

  此念一起,便如野草般于他心头疯狂滋长,难以遏制。

  心绪难平的刘瑁深吸一口气,竭力平复内心的激荡,而后抬头看向堂中的一众文武,出言道:“今日议事至此,诸位先行退下吧!”

  他心明白。

  此事关系重大,虽然可以拿出来议上一议,但此际,却是不能在此等场合进行商议。

  当务之急。

  还得先召集亲信开开小会。

  只有小会没问题,才能将其拿到大会来说,彼时,再权衡与刘表回信。

  “吾等告退!”

  众文武见状,不少人若有所思,纷纷起身朝刘瑁作揖抱拳。

  果然。

  未等众文武离府,吴懿便率先被刘瑁传召而回,继而王商、孙肇、沈弥、颜严等人也接连被召。

  刘瑁是刘焉带在身边的子嗣,

  亦是刘焉钦定的继承人。

  且如今的益州,正被曹操虎视眈眈。

  以致于益州鲜少有内部矛盾,权力交接极为顺利,这些文武在面对刘瑁之际,各个大表忠诚,皆言支持其继承大统。

  其实对于刘瑁刘表二人。

  谁继位称帝的问题。

  这些益州文武,那都是用脚投票。

  哪怕刘瑁是个扶不起的主公,他们也不可能说出支持刘表称帝这种话。

  真正做决策的。

  依旧是刘瑁自己。

  在得到文武的支持以后,刘瑁开始给刘表修书,表示益州有天子气,是大汉的龙兴之地,他刘瑁兵强马壮,治下军民一心都支持他等等。

  最后表示这皇帝之位。

  应该让他刘瑁来。

  要是刘表也支持他称帝,他刘瑁便命其为荆州牧,加封襄阳王。

  言辞之间。

  可说是有理有据,诚意满满。

  八月中旬,冀州。

  魏郡,邺城太平府。

  这天张靖收到了袁术的回信,后者也不来虚的,直接让人送来五十万石粮草,感谢他张某人绘制的秣陵帝都。

  经过张靖的再三检查。

  发现这份书信之中,叉车皇帝并没有提及称帝一事。

  “老袁实在是太客气了!”

  确定袁术暂且按耐住称帝的心思,张靖面上也露出了一抹笑意,暗道道:“老袁既然如此大气,我急公好义张某人,自然也不能小气,给老袁安排两万工匠过去,助力老袁尽快建成帝京!”

  “幼平!”

  张靖朝一旁周泰,吩咐道:“着人去请工部王度前来!”

  “诺!”

  周泰恭敬抱拳应是。

  待周泰离去,张靖将袁术的书信置于一旁,继续处理着政务。

  过了半个时辰。

  王度前来,见礼之后。

  张靖将为老袁,建造秣陵帝京的事情说了出来,并道明了自己的要求。

  “主公!”

  王度闻言神色凝重道:“秣陵新城的图纸,属下也曾看过,如此宏伟的城池,需要的工匠必以十万计,彼时,吾等若想动手脚,只怕是极为不易!”

  此前设计秣陵新城之际。

  工部的王度也参与了进来,只不过在那个时候,张靖并未将郭嘉的谋划道出,前者自是不知情。

  “不,此事极为简单!”

  张靖面带笑意,出言道:“秣陵素来雨水充沛,欲于秣陵建京,排水渠道自是不可少,咱们的人也不用藏着掖着,直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