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123章 那你一定很会抓鱼吧?

第123章 那你一定很会抓鱼吧?

  “那你一定很会抓鱼吧?”

  子婴很感兴趣的问陈胜。

  不然怎么连沼泽地里都能抓到鱼?这得羡慕死多少钓鱼佬哦。

  大泽乡的得名就是因为那一片都是水网密布,雨天是茫茫水乡,晴天就是绿油油的荒草湖泊。

  所以大雨天走到这,没有船只就只能绕路。

  对于当时赶路的他们,失期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只是,为此事唆使人造反,就纯粹因为自己的私心了。

  陈胜听了子婴的问话一顿沉默。

  他抓鱼是还可以,无论哪里,只要有水,他就本能的知道哪里有鱼。

  加上他身手还不错,基本是一抓一个准。

  只是,这位殿下第一次见面,是怎么知道他有这本事的?

  子婴殿下的名声,他们在骊山也有听往来的小吏们谈起过。

  多是什么神仙授梦,仙童降世的传闻。

  他还以为同其他皇室传闻一样,都是夸大其词的。

  如今看来,莫非是真的?

  只得战战兢兢回道:

  “回殿下,小民只会些雕虫小技,不足为殿下道。”

  子婴看他这会回答都是小心翼翼的,想来大父春秋鼎盛,他们的野心暂时是没有滋长的机会的。

  就决定先放过他,毕竟好歹是识字的牛马,多不容易啊。

  于是正经道:

  “那下次有机会,让陈右校露一手。”

  “陈右校想必对建筑之事很有心得,那上林苑的工坊建设就有劳你了。”

  “至于吴屯长,就带几队人去一趟云阳。到时候阿父会安排你们的工作的。”

  子婴吩咐完陈胜,转头又对吴广说道。

  “诺”

  两人连忙应答。

  ------

  安排好陈胜和吴广的去处,又跟司马昌讲了讲扶苏发现石炭的事。

  “这石炭就是我之前让你安排人寻找的燃烧的石头,既然阿父已经找到了。就省了我们许多事。”

  子婴接着跟司马昌介绍道。

  有了这石炭,之前的工坊计划就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比如,原来的员工宿舍,他一开始是准备搞个中间过渡款的。

  现在既然有了石炭,工坊的效率必定有大幅度提升,

  完全可以直接来个完全版本。

  水泥房子什么的搞起来,火炕什么的盘起来。

  水泥这东西,其实也并不是后世才有的,这会也有类似的材料,只是名字不同,叫三合土。

  虽然这个名字直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才有明确的记录,但是秦长城的墙体中就有石灰,砂石和黏土的成分。

  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还浇筑了糯米浆。

  可见,虽然史料缺失,但是大家用的材料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用的熟石灰,砂石和黏土。

  只是,在比例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一般比例在1:2:4或者1:3:6,用于墙体的地基或者路面的垫层。

  如果是军事用途,对硬度要求比较高,就多添加一些碎砖和石子。

  比如秦直道就有类似三合土的夯土层,硬度已经接近了低标的水泥强度。

  再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浇上一些糯米浆,能使墙体硬度进一步提升。

  只是,糯米在这个时候实在是昂贵,子婴一开始就没有准备用这个。

  原本如果靠木材烧水泥,又要烧陶管,还想烧瓷器,实在太费柴火了。

  子婴是准备优先来把路修好再说,有了路就能高效率的运输。

  其他的项目才能高效运转起来。

  子婴接着又对司马昌解释了一下这个石炭的妙用,这可是比松木都好烧的好石头。

  能大大提高窑炉的温度,连铁水都能轻易融化。

  于是眨巴着眼睛对司马昌道:

  “既然有了这么好的燃料,不如把烧土和烧陶的窑坊多加两个?顺便再加个融铁的工坊?”

  司马昌:。。。。。。

  人手岌岌可危,陛下真的不能再调派些人手过来吗?

  子婴又贴心的表示,他可以让少府再多多的制作几辆运输的马车和多多的独轮车。

  “先优先给你们来一万辆独轮车,和五辆运输马车好了。”

  听完之后,司马昌果然眼神亮了亮。

  如果有这些装备,运输上的时间就能大大缩减了。

  “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