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利笔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18章 是时候造个纸了

第18章 是时候造个纸了

  小孩子上学总是要练习写字的,但是如今的竹简刻字显然不是每个小孩子都能掌握的。

  而用帛书书写,别说小孩子。就算村里的大人,见过帛书的都没几个。

  “是时候把纸制作出来了。”

  子婴边回忆穿越前刷过的造纸小视频,边想着找谁负责这件事。

  如今韩信去带人开荒了,程粟在负责农家肥。

  不知道阿父那边还有没有信得过的人匀给我一个啊?

  “蒙颖反正要在这边管着账,要不顺便给他安排个做纸的小作坊?”

  子婴边走边想着。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最原始的竹纸,也是用竹子做的。

  但是工艺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先进,做出来的纸价格昂贵还很晕墨。

  而且竹子是做竹简的主要原料,费大量竹子做出少量的纸来,看上去就很不划算。

  折算出来,这竹纸与绢帛的造价也不遑多让了。

  依旧只有大富大贵之家有能力用上。

  子婴主要想的是降低纸的价格。

  “只有普通人都能用得起,才是纸作为战略物资的时候。”

  想到这里,子婴又去开荒那边找蒙颖。

  告诉他,有一份能让他名垂千古的工作等着他去做。

  是他刚想到的,不用谢。

  蒙颖听着子婴一通手舞足蹈的描述。

  他想要实验用芦苇,树皮什么的能不能造出纸来。

  这样纸的价格是不是就能便宜很多?

  蒙颖想着反正他也要在这边盯着工程进度,再顺手多开一个项目而已,问题不大。

  只要殿下给工钱,想必村里人也不会有意见。

  子婴又仔细叮嘱蒙颖道:“这个造纸的过程会产生很多污水,所以只能在河流下游建作坊。”

  “另外在出水口的地方,多埋些鹅卵石和水草。勉勉强强起到过滤水的作用。”

  “好,我会注意的。”

  蒙颖答道。

  交代完蒙颖,子婴就准备回云阳了。

  这边的别庄还没有建好,他没地方住。

  虽然想要住的话,里正家里也可以借住。

  但是,他们这一行人又不止他一个。

  为了不给人添麻烦,子婴还是决定先回云阳。

  反正又不远,他们有马有车。来这边也很快。

  回到云阳,盖聂去找扶苏复命,子婴却没有马上去找扶苏。

  他跑到李氏跟前一通描述,表示他想要画绣样的那种碳笔。

  “就是您上次画绣样的时候使用的那种。”

  李氏摸了摸他的头,对春草道:“就在那边书桌上,让春草带你去取。要画图那边也有材料。”

  子婴哒哒哒跟着春草来到书桌前,这是平时李氏处理家中事务的地方。

  桌上摆着文房四宝,还有一些书册和绣样册子。

  还有一个玉石笔筒,里面插着长短不一的炭笔和一些毛笔,刻刀。

  相比起毛笔和刻刀,这种炭笔对他来说就适用多了。

  把墨条削成长条,再把一个圆形的木头劈成两半,中间挖出墨条的空间。

  再把墨条嵌在两个半圆的木头中间,再在外面用麻绳紧紧的缠绕起来。

  一支田园风的手工炭笔就制成了,这不就是古代版本的铅笔么。

  拿到这个大秦版本的铅笔,又顺手要了一个空白的图样册子。

  这是他娘用细麻布裁成一尺见方的大小,然后整合十来张缝一起。

  一本手工笔记本就做成了。

  平时,李氏就用这个册子画一些花鸟云纹,吉祥字符图样。

  春草几人就可以根据图样去刺绣了。

  “阿娘可真是心灵手巧。”

  子婴对着他娘就是一通夸,夸得他李氏眉开眼笑。

  子婴趴在书桌上准备泼墨挥毫一番,拿起笔才发现。

  糟糕,字还不会写,就算是简体化的小篆,跟现代汉字中间也经过几次演化。

  一般的字,认起来还好。大不了读一半,也能认个十之八九。

  写起来就不一样了,脑子里一个小篆的字体都木有出现啊。

  “哎,读书二十年,归来仍是文盲。”

  子婴的内心悲伤逆流成河了。

  只得又找他娘来做代理笔手,给她一通描述。

  把造纸作坊的人员要求,选址要求,制作的大概工序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