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正常交谈

  “正常交谈”看似简单,却是一门需要练习和觉察的艺术。它核心在于**建立连接、传递信息、理解彼此**。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和实用技巧,帮助你进行更顺畅、舒适的对话:

  ## 核心心态/态度

  1. **真诚与尊重:** 这是基础。真诚地表达自己,也真诚地对对方感兴趣。尊重对方的观点、经历和感受,即使与你不同。

  2. **开放与好奇:** 带着好奇心去了解对方,而不是急于评判或灌输自己的想法。对不同的观点保持开放心态。

  3. **平等与双向:** 交谈是双向的,不是单方面的演讲或审问。双方都有发言和倾听的权利。

  4. **接纳不完美:** 允许交谈中有停顿、跑题或小失误,不必追求完美无瑕。重要的是沟通的意愿和努力。

  5. **关注当下:** 尽量专注于眼前的对话和对方,减少分心(比如看手机)。

  ## 关键技能:积极倾听 这是最重要的!

  * **专注:** 目光接触(自然不压迫),身体微微前倾,点头表示你在听。

  * **理解:** 专注于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以及话语背后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只想着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

  * **不打断:** 让对方完整表达一个想法后再回应。除非需要简短澄清。

  * **反馈式倾听:**

  * **复述/释义:** “我听到你说的是……(总结要点),对吗?” 这确保你理解了,也让对方感到被听到。

  * **共情式回应:** “听起来你对这件事感到有点沮丧/兴奋/困惑?” (尝试理解并命名对方的情绪)。

  * **提问澄清:** “关于你刚才提到的XX,能再具体说说吗?” “我不太明白XX的意思,能解释一下吗?”

  * **避免过早下结论或给建议:** 很多时候,对方倾诉只是想被倾听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得到解决方案。

  ## 有效表达

  1. **清晰简洁:** 尽量用明确、具体的语言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过度模糊或绕弯子。

  2. **“我”语句:** 尤其在表达感受或不同意见时,用“我”开头,减少指责感:

  * “我感到有点困惑(而不是:你让我困惑了)”

  * “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我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你错了)”

  3. **适时分享:** 在倾听对方后,自然地分享你自己的相关经历、观点或感受,建立共鸣,但避免过度转移话题到你自己身上。

  4. **注意语气和肢体语言:** 语气温和、友好,避免攻击性、讽刺或居高临下。肢体语言放松、开放。

  5. **真诚赞美:** 发现对方值得赞赏的地方,真诚地表达出来(如:“你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你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很周到”)。

  ## 维持对话流畅

  1. **找到共同话题:** 从环境、当前事件、兴趣爱好、工作/学习等入手寻找连接点。开放式问题有助于此。

  2. **善用开放式问题 vs. 封闭式问题:**

  * **开放式问题 更好:** 鼓励对方展开说。如:“你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可以跟我多说说……吗?”

  * **封闭式问题 用于确认或快速获取信息:** 通常用“是/否”或简短事实回答。如:“你喜欢这部电影吗?” “你来自哪里?” 过多封闭式问题会让对话像审问。

  3. **自然过渡:** 在对方说完一个点后,可以用以下方式过渡:

  * 联系到对方的话:“你刚才提到XX,这让我想到……”

  * 提出相关的新问题:“关于XX,我还想了解……”

  * 分享你的想法:“听你这么说,我的看法是……”

  4. **处理沉默:** 短暂沉默很正常,不必慌张。可以:

  * 回顾/总结一下之前的对话。

  * 提出一个新的开放式问题。

  * 简单表达感受:“嗯,让我想想…” 或者安静地喝口水,等待对方或自己整理思路。

  5. **适时结束:** 感觉对话自然收尾或时间差不多时:

  * 总结对话或表达感谢:“今天聊这个真的很有收获,谢谢你的分享!”

  * 展望未来:“下次有机会再聊聊XX吧!”

  * 礼貌告别:“很高兴和你聊天,我先去……了,再见!”

  ## 需要避免的常见“雷区”

  * **只谈论自己:** 喋喋不休地讲自己的事,不给对方说话空间。

  * **打断对方:** 频繁插话,不让对方说完。

  * **评判或贬低:** “你这样想不对/太傻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主,

  * **好为人师:** 对方还没说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