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一种觉悟——政治觉悟、思想觉悟,以及对大局、社会、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洞见。
忽然,一个词在易学习脑中浮现,令他豁然开朗:祁同伟的这本“教材”,应当称为“意识”!没错,意识学!
就在此时,吕州市委书记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出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祁检……”
祁同伟故作惊讶地转过身,吕州市委书记目光急切地凝视着他:“关于你提及的那个项目,我们能否提交常委会深入讨论?”
其余人也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
祁同伟含笑回应:“我本打算向各位领导汇报这个设想,没承想诸位已然到场。”
“我的想法尚显粗浅,仅是一次随性提议,望各位莫要见怪。”
“此类大事涉及市政全局,自然需要集体审议,我只是起了个头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具体的执行方案,还需集思广益,才能敲定最终结果。”
众人连连点头附和。
祁同伟年纪轻轻便取得这般成就,实属不易。
凭借他在汉东的威望,若想把汉东经济发展博物馆升格为省级工程,跳过吕州市,由高育良主持,省里主导,地方协作,绝非难事。
但他偏偏选择了停留在吕州市的层面上。
这样一来,汉东经济发展博物馆的构想便由吕州市发起,省里批复。
这一举措意义重大。
很快,吕州市准备在月牙湖美食城原址建造经济发展博物馆的消息传到了京州,并在汉东各地广为传播。
“吕州市经济发展博物馆?”
“汉东真是出了新花样!”
听闻此讯,高育良立即赶往会见立春书记和刘省长。
在三人会谈中,高育良建议,用“吕州市”命名博物馆略显狭隘。
依据吕州市提交的项目报告,完全有资格冠以“汉东”之名。
“汉东地区经济发展博物馆!”
赵立春默然无言,他已经戴上眼镜,仔细审阅项目文件中的每一句话。
当看到“先锋馆”三个字时,他指尖微微颤抖;“里程馆”三字映入眼帘时,他喉头紧涩;再读到副馆里有关司法改革的内容,他不禁感叹:为何祁同伟能培育出如此杰出的学生,而自己唯一的儿子却如此不成器!
赵立春心中清楚,吕州市提交的这份项目书,实则出自祁同伟的推动与构思。
无论动机是感恩回报、缓解汉东局势,还是祁同伟本身的全局视野与战略眼光,这些并不关键。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必须办好!
在他赴京述职之前,务必确保汉东经济发展博物馆顺利落地!
对赵立春而言,这是不容推卸且必须达成的目标。
汉东经济发展博物馆犹如一座里程碑,记载了汉东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进程,众多人物跃然纸上。
对赵立春来说,这更是他三十年汉东工作生涯的真实写照。
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现了汉东三十年经济改革的波澜壮阔,也是赵立春向上级递交的一份答卷,是他唯一能够自主命题、自主作答的机会。
由于其他形式都过于主观,唯有汉东经济发展博物馆,能够在主观规划中呈现部分客观事实。
对于赵立春而言,这已是极为难得的机遇,甚至是他连做梦都未曾企及的良机。
这座博物馆的落成与开放,比起培育高育良、李达康等持续影响汉东格局的人物,无疑更具直接性和决定性意义。
审阅完吕州市的提案后,赵立春轻轻摘下眼镜,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对高育良说道:“好主意!”他赞赏道,“吕州市这一次走在了前面。”
“你教出来的学生祁同伟,同样很有眼光。”
赵立春的语气轻松而愉快,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情势下尤为难得。
即便是在他过去独断专行的时候,也很少见到他这般放松。
所以,无论是刘震东还是高育良,都清楚地意识到,吕州市提出的汉东经济发展博物馆项目,深深打动了赵立春。
刘震东心中波澜起伏,局势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谁能想到,原本紧张的汉东局势,竟会因为这个项目而发生戏剧性转变,仿佛一夜之间冰雪消融,生机勃勃。
“四七零”事件的余波似乎也随之淡化。
刘震东为官多年,经历过无数风浪,但这样的精妙布局仅在内部文件中见过。
如今亲历其中,他才真正领略到高手对决时的细腻与冲击。
世事难料,命运多舛,这或许正是性格造就命运的最佳例证。
汉东经济发展博物馆这一举措,精准捕捉到了赵立春的性格特征,从而引发了一场命运的转变。
相比刘震东的震惊,高育良则满是感慨。
他原以为要与赵立春正面交锋,却不料祁同伟的举动轻而易举地平息了赵立春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