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
“他像疯了一样冲出家门,朝着雷公山脚的祭坛狂奔。汗水、泪水糊了满脸,肺里像拉风箱一样嘶鸣。他只有一个念头:救回阿月!哪怕拼上这条命!”
“当他气喘吁吁、连滚带爬地冲到祭坛外围时,仪式已经到了最骇人的时刻。高高的祭坛上,几个穿着花里胡哨法衣的‘祭司’(不过是土官老爷养的狗腿子)正手舞足蹈,念念有词。三牲的头颅已被砍下,污血染红了祭坛的石板。而祭坛中央,竖着一根漆黑的木桩!”
“阿兰若!还有另外两个同样年纪、同样惊恐绝望的姑娘,被剥去了外衣,只穿着单薄的亵衣,双手被反绑在木桩上!她们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咬出了血,身体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阿兰若的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那里没有一丝云彩,只有灼人的烈日。”
“桂阳晨的心,像被那只绣花鞋狠狠踩碎了!他认得阿月那件贴身的、绣着小花的亵衣,那是他去年用卖药的钱给她买的布,阿娘亲手绣的花!他再也忍不住,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孤狼,爆发出凄厉的嘶喊:‘阿兰若——!放开她!’”
“他拨开惊恐的人群,不顾一切地冲向祭坛!‘住手!不能祭!求雨不是这么求的!天罚的是土官无道!不是无辜的苗家女!’他挥舞着手臂,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和悲痛而嘶哑变形。”
“祭坛上,主持祭祀的大土官——一个脑满肠肥、穿着不合身官袍的家伙——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一愣。待看清是桂阳晨这个‘不识抬举’的巫医,脸上顿时涌起暴怒的狰狞:‘大胆桂阳晨!敢冲撞祭天大典,亵渎神灵,你想造反吗?!给我拿下!’”
“如狼似虎的亲兵立刻扑了上来。桂阳晨虽然懂些拳脚,也通晓一些驱赶野兽的粗浅巫术,但哪里是这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打手的对手?药箱里的药粉撒了出去,迷了几个兵丁的眼,但更多的兵丁涌上来。棍棒、刀鞘雨点般落在他身上!他被打倒在地,额头磕在冰冷的石阶上,鲜血瞬间糊住了眼睛。他挣扎着抬起头,透过一片血红,只看到祭坛上,那个大土官狞笑着,高高举起了手中象征权力的、镶嵌着劣质宝石的弯刀!”
“‘为了苗疆!祭——!’”
“刀光,带着刺骨的寒意,在烈日下划过一道刺目的弧线!阿兰若最后望向哥哥方向的眼神,充满了无尽的恐惧和一丝…解脱?鲜血,滚烫的鲜血,如同压抑了百年的火山岩浆,猛地喷溅而出!染红了木桩,染红了祭坛,也彻底染红了桂阳晨的双眼和整个世界!”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所有的哭喊、咒骂、鼓声,都消失了。桂阳晨的耳朵里,只剩下自己心脏被撕裂的巨响,和那滚烫鲜血滴落在石板上的声音——滴答…滴答…像丧钟,一声声敲在他破碎的灵魂上。”
“他停止了挣扎,像一摊烂泥般被亲兵踩在地上。血水和泥土糊住了他的口鼻。但那双眼睛,透过散乱沾血的发丝,死死地、死死地盯着祭坛上阿兰若那具失去生机的躯体,盯着那个手握血刀、志得意满的大土官。那眼神,不再是悲恸,不再是愤怒,而是淬炼到了极致的冰冷!像万丈寒冰下的玄铁,像九幽地狱里永不熄灭的业火!一种从未有过的、足以焚毁一切的意志,在他被血浸透的心底,轰然炸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轰隆隆——!”
“就在土官们准备砍向第二个少女的瞬间,毫无征兆地,天际滚过一声沉闷到极致的惊雷!那雷声如此之近,仿佛就在头顶炸开!震得整个祭坛都在摇晃!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威吓得一哆嗦,连那大土官举刀的手都僵在了半空。”
“紧接着,狂风骤起!卷起地上的沙石尘土,打得人睁不开眼。方才还毒辣无比的烈日,瞬间被不知从何处涌来的、浓墨般的乌云吞噬!天地间一片昏暗!”
“哗啦啦——!”
“豆大的、冰冷的雨点,毫无缓冲地,如同天河倒灌,倾盆而下!瞬间浇透了祭坛上每一寸染血的土地,也浇透了每一个被绝望笼罩的苗人!雨水混合着阿月的鲜血,在祭坛上肆意流淌,汇成一道道刺目的红溪。”
“雨…真的来了…在最不该来的时候,以最惨烈的方式,来了。”
“祭坛上,土官们短暂的惊愕后,爆发出狂喜的呼喊:‘显灵了!老祖显灵了!祭品有效!’他们手舞足蹈,在冰冷的暴雨中庆祝着‘胜利’。”
“只有被踩在泥泞里的桂阳晨,在滂沱大雨中,无声地咧开了嘴。雨水冲刷着他脸上的血污和泥土,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比冰还冷的笑容。他看着土官们狂欢的丑态,看着那根染着妹妹鲜血的木桩,看着暴雨如注的天空。”
“他懂了。彻底懂了。”
“这雨,不是土官的血祭求来的。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是蚩尤老祖在九天之上发出的震怒咆哮!是这片被奴役、被践踏的土地在泣血哀鸣!”
“一股力量,一股源自血脉最深处、源自脚下这片苦难大地的力量,混合着滔天的恨意与无边的悲悯,冲垮了他心中最后一丝对土官、对大唐、对这吃人世道的敬畏与幻想!他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猛地咳出一口血沫,用尽全身力气,在泥水中昂起头,对着苍茫雨幕,对着狂欢的土官,对着麻木的人群,发出了一声被雷声淹没、却刻入骨髓的无声呐喊!”
竹屋内一片死寂,只有窗外雨声依旧。桐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跳动着。阿古拉紧紧攥着毯子边缘,脸色更加苍白,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血雨。顾远放在膝上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鹰隼般的眼眸深处,翻涌着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愤怒,更有一种对即将掀起的风暴的敏锐感知。
玉婆婆的声音,如同从百年前的雨夜中飘来,带着彻骨的寒意和沉重的疲惫:
“那场雨…下了三天三夜。解了旱,也彻底浇灭了桂阳晨心中最后一点温存。妹妹的血,阿爹的血,混着冰冷的雨水,渗进了他的骨头缝里。他躺在自家那间被砸得稀烂的竹屋里,守着阿娘一夜之间全白的头发,听着窗外雨打芭蕉,像无数冤魂在哭泣。他的伤很重,骨头断了几根,内腑也受了震荡,但比身体更痛的,是那颗被碾碎又重塑的心。”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