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敲打着宽大的芭蕉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无数细密的低语。屋内,一盏桐油灯在竹桌上跳跃,将昏黄的光晕投在三人身上。阿古拉裹着厚厚的羊毛毯,斜倚在铺着柔软兽皮的竹榻上,重伤后的脸庞略显苍白,但那双清澈的眼眸却亮得惊人,紧紧锁在玉婆婆身上。顾远盘膝坐在榻边,身形挺拔如松,虽已洗耳恭听多时,姿态却无一丝松懈,深邃的目光透着契丹贵族特有的锐利与凝重。他知道,玉婆婆口中吐露的,绝非闲谈轶事,而是能撬动苗疆根基、关乎他们此行成败的古老密钥。
玉婆婆佝偂的身影在灯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她身上靛蓝的百鸟衣仿佛吸尽了室内的光线,唯有银饰在偶尔的晃动中折射出一点冷芒。她干枯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衣角,目光似乎穿透了竹壁,投向那百年前被烈日烤焦的苗疆群山。
“我先从我记事时候讲吧。”玉婆婆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沙哑却穿透雨声,清晰地传入顾远和阿古拉的耳中,“老婆子要讲的,是苗疆的‘根’,是埋在血泪和尸骨下的‘源’。那时候,头顶的天,是土官老爷的天;脚踩的地,是土官老爷的地。我们苗人,生下来就套着枷锁,名字叫——‘田丁’。”
她顿了顿,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刻骨的悲凉。
“田丁是什么?是土官老爷圈在栏里的牲口!比牛马还不如!牛马累死了,老爷还心疼他的财产。田丁死了?山沟里一丢,喂了野狗豺狼,老爷眼皮都不抬一下!最好的谷子,得堆满老爷的仓;最肥的猎物,得挂上老爷的梁;采的药、挖的矿、熬的盐……通通都是老爷的!这还不算,老爷要起高楼、修别院了,寨子里所有男人,不管你是刚下田回来,还是婆娘在屋里难产,一声锣响,就得丢下一切去!扛木头、背石头,干到吐血,骨头断了,能换回啥?一碗照得见人影的稀粥,那就是老爷天大的恩典!”
玉婆婆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懑:
“最可恨的是什么?是土官和土官,为了一口盐井,为了一片林子,为了一丁点蝇头小利,就能撕破脸皮打起来!他们穿着大唐官家赐的锦袍,坐在高头大马上,拔出明晃晃的刀,指着对面寨子——‘给我杀!砍下那些贱骨头的人头,老爷赏你们半斤盐巴!’ 听听!半斤盐巴!就让同祖同宗的苗家汉子,拿着锈柴刀、破竹矛,冲上去杀自己的兄弟!流的血,染红了溪水,染红了山坡,最后肥了谁的地?还是土官老爷的地盘!这就是大唐皇帝老儿赏给苗疆的‘王法’!这就是他们挂在嘴边的‘安抚’!”
她剧烈地咳嗽了几声,枯瘦的胸膛起伏着。阿古拉眼中流露出深切的同情,顾远的面色也更加沉凝。他们虽来自草原,见惯了厮杀,但这制度化的、世代相袭的奴役与自相残杀,仍令人心底发寒。
玉婆婆喘息稍定,浑浊的目光投向摇曳的灯火,仿佛那跳动的火焰中,正映出百年前那场几乎焚尽苗疆希望的灾难。
“那是乾符…大概是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吧?老天爷像是把苗疆给忘了。太阳,毒辣得像是烧红的铁块,日复一日地悬在头顶。田里的水,早早就干了,裂开的口子能塞进娃崽的拳头。山上的树,叶子都卷成了筒,蔫黄蔫黄的。溪涧断流,露出晒得发白的石头。寨子里的水井,一天比一天浅,打上来的水混着黄泥,带着一股子土腥味。”
“饿,渴,像两条毒蛇,死死缠着每一个寨子。娃崽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了,眼睛大大地睁着,望着空荡荡的米缸。老人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干硬的竹席上,再没起来。寨子里弥漫着绝望的死气,连狗都懒得叫唤了。”
“土官老爷们也慌了。他们的粮仓虽然还满着,可田丁要是死光了,谁给他们种地、打猎、卖命?他们想起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求雨!用最古老、最‘诚心’的法子——血祭!”
玉婆婆的声音变得冰冷而颤抖。
“祭坛,就设在雷公山脚最大的盘瓠庙前——那时蚩尤老祖的神位早被大唐的官儿们砸了,硬塞进来盘瓠。土官老爷们穿着他们最‘体面’的大唐官袍,戴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不伦不类的幞头,煞有介事地焚香祷告。坛前捆着三牲:牛、羊、猪,都被饿得皮包骨头。但这不够!远远不够!土官老爷们说,是蚩尤老祖的余孽惹怒了上天,要用最纯净、最鲜活的‘人牲’,才能平息天怒!”
“消息像瘟疫一样传开。寨子里人人自危,尤其是家里有年轻姑娘的,吓得魂都没了。白天不敢出门,夜里睡觉都用木头顶死门闩,爹娘整夜守着女儿,眼睛都不敢合一下。可…有什么用呢?”
玉婆婆的声音哽咽了,眼中第一次蓄满了浑浊的泪水,顺着深刻的皱纹蜿蜒而下。
“土官老爷的亲兵,骑着马,挎着刀,像驱赶牲畜一样冲进寨子。他们手里拿着名册——那是寨老们为了讨好老爷,早就‘献’上去的各家女儿生辰八字!他们挨家挨户地搜!砸门!抢人!哭喊声、咒骂声、哀求声…撕心裂肺!整个苗疆,变成了人间地狱!”
小主,
“就在这绝望的风暴里,有一个身影,在寨子间的小路上拼命奔跑。他叫桂阳晨。那时他还年轻,三十岁上下,穿着靛青染的土布衣裳,肩上挎着一个磨得发亮的旧药箱。他是我们这一带最有本事的巫医,桂家的‘巴代雄’(苗语:大巫师)!桂家,你们知道吗?”玉婆婆看向顾远和阿古拉,眼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微光,“那是苗疆最古老的巫医家族!传说蚩尤老祖传下的巫术、蛊术、医药,根子都在桂家!桂阳晨的医术,那是能从阎王爷手里抢人的!他心肠又好,穷人看病,常常只收一把米、几个蛋,甚至分文不取。寨子里谁不敬他一声‘桂先生’?”
“他正从深山采药回来,听到这噩耗,疯了一样往家赶!他有个妹妹,叫阿兰若,才十六岁,像山涧里最清亮的泉水,像春天最早开的杜鹃花!她的名字,就在那份该死的名册上!”
“桂阳晨冲进寨子时,一切都晚了。土官老爷的亲兵刚从他家出来,为首的狞笑着,手里还拎着阿兰若挣扎时掉下的一只绣花鞋。他阿爹,那个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老田丁,倒在血泊里,胸口插着一把生锈的柴刀——那是他为了护住女儿,从门后摸出来反抗的代价。阿娘披头散发,瘫在地上,已经哭不出声,只是嗬嗬地倒着气,眼神空洞得像两口枯井。”
“桂阳晨只觉得天旋地转,药箱重重砸在地上。他扑到阿爹身上,手指颤抖着去探鼻息,早已冰冷。他猛地抬头,望向亲兵离去的方向,目眦欲裂,喉